查理·芒格如何看待“确认偏误”在投资研究中的作用?
查理·芒格如何看待“确认偏误”:投资中必须摧毁的头号恶棍
查理·芒格将“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视为人类思维中最具毁灭性的倾向之一,尤其在投资领域,他认为这是导致巨额亏损和错误决策的“头号恶棍”。在他著名的演讲《人类误判心理学》中,他将其归类于“避免不一致性倾向”(Commitment and Consistency Tendency)的范畴,即一旦人们形成一个看法或做出一个决定,就会倾向于寻找、解释和记住那些能够证实自己观点的信息,而忽略或贬低与之相悖的证据。
在芒格看来,确认偏误在投资研究中的作用是纯粹负面且极其危险的。它不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工具,而是一个必须时刻警惕并与之斗争的敌人。
一、确认偏误在投资中的毁灭性体现
芒格认为,确认偏误会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系统性地摧毁投资决策:
-
扭曲研究过程:一旦投资者对某家公司产生了“这是个好公司”的初步印象,确认偏误就会启动。他会下意识地去寻找所有支持这个论点的正面新闻、分析报告和数据,而对于负面信息(如管理层缺陷、行业逆风、竞争加剧),则会选择性忽视、轻描淡写,或者将其解释为“暂时的困难”。研究不再是客观探索,而变成了“为结论找论据”的自我验证游戏。
-
放大“能力圈”幻觉:投资者可能因为在一个领域有过成功经验,就认为自己无所不知。当他们研究一个新机会时,确认偏误会让他们只看到与过去成功经验相似的特征,而忽略了关键的差异,从而错误地认为这个新机会也在自己的能力圈内。
-
导致“锚定效应”加剧:当你以某个价格买入一只股票后,这个买入价就成了一个强大的心理锚点。确认偏误会让你不断寻找理由来证明“我买的价格是合理的”,即使后续有大量证据表明公司基本面已经恶化,你也会固执地持有,期待股价回到你的成本价,从而将小亏损拖成巨额亏损。
-
扼杀批判性思维:确认偏误的核心是保护自我(Ego)。承认自己错了是痛苦的,因此大脑会建立一道防火墙来抵御那些挑战我们智识和决策的证据。这使得投资者无法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自我批判和反思,从而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二、芒格对抗确认偏误的“武器库”
芒格深知这种偏误的顽固性,因此他建立了一整套思维体系来系统性地对抗它。这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提醒,而是一套严格的、可执行的纪律。
1. 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Invert, always invert)
这是芒格对抗所有思维偏误,尤其是确认偏误的核心武器。
- 操作方法:当你有了一个投资想法时(例如,“这家公司未来十年会非常成功”),你必须强制自己去思考它的对立面。你应该主动、刻意地去寻找所有可能导致这家公司失败的证据。
- 芒格的“铁律”:他有一句名言:“我只想知道我将来会死在哪里,这样我就永远不去那儿了。” 在投资中,这意味着:“我只想知道什么会摧毁这项投资,然后我会看这些摧毁因素是否存在。”
- 目标:你的任务不是证明自己是对的,而是尽最大努力去证明自己是错的。只有在你用尽所有方法都无法证伪自己的投资逻辑时,这个想法才可能是一个真正的好主意。
“如果你不能比全世界最聪明、最能干、最能言善辩的对手更有力地反驳自己的观点,那么你就不配拥有这个观点。” — 查理·芒格
2. 建立多元思维模型(Latticework of Mental Models)
确认偏误常常源于视野狭隘,即“手里拿着锤子,看什么都像钉子”。
- 解决方案:芒格强调,你必须掌握来自不同学科(如心理学、物理学、生物学、工程学等)的重要思维模型,并把它们组合成一个“思维模型格栅”。
- 作用:当你用多个不同的视角去审视同一个投资标的时,你就不容易被单一的、有偏见的观点所束缚。例如,用波特五力模型(经济学)、生态位理论(生物学)和断裂点理论(工程学)去分析一家公司,会比仅仅看财务报表(会计学)得到更全面、更客观的图像,从而有效削弱确认偏误的影响。
3. 使用检查清单(Checklists)
芒格从飞行员的实践中借鉴了检查清单的方法,将其视为对抗认知偏误的强大工具。
- 原理:检查清单是一种机械化的方式,它强迫你审视所有关键要素,包括那些你可能因为确认偏误而想要忽略的风险点。
- 应用:一个好的投资检查清单会包含一系列问题,例如:
- “这个生意的护城河有哪些被侵蚀的风险?”
- “管理层有哪些潜在的道德风险?”
- “哪些技术变革可能会颠覆这个行业?”
- “我是否因为喜欢这个产品而高估了它的投资价值?”
- 这些问题会强制你从反面进行思考。
4. 寻找并尊重“唱反调”的人
芒格与巴菲特的伙伴关系本身就是对抗确认偏误的机制。他们相互尊重,但又会毫不留情地挑战对方的想法。
- 实践:在你的投资研究中,要主动寻找那些持有不同意见、甚至完全相反观点的人,并认真倾听和理解他们的逻辑。不要将他们视为敌人,而要视为帮助你发现盲点的“免费劳动力”。
结论
总而言之,查理·芒格认为“确认偏误”在投资研究中没有任何正面作用,它是一个潜伏在人性深处的、强大的认知缺陷,是通往投资失败的捷径。他毕生倡导的理性、纪律和智慧,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构建一个强大的防御系统来抵御这种偏误。对他来说,投资的精髓不在于预测未来,而在于通过严格的、反向的思维过程,系统性地避免因确认偏误等心理陷阱而犯下致命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