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芒格对“金融工程”持何种看法?
查理·芒格对“金融工程”的看法:极度鄙夷与警惕
查理·芒格对“金融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持有极其负面和批判的态度。他认为,绝大多数金融工程不仅没有为社会创造实际价值,反而滋生了巨大的系统性风险、道德风险和不必要的复杂性。
总的来说,他的看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核心观点:
1. 金融衍生品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这是芒格和巴菲特最著名的论断之一。他们认为,以期权、期货、掉期(Swaps)、信用违约互换(CDS)等为代表的金融衍生品,其风险在会计上难以计量,且在金融体系内层层传递,形成了巨大的、不透明的、相互关联的风险敞口。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崩溃。2008年的金融危机就是这一观点的最佳印证。
“我把它们(衍生品)称为‘金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它们给经济体系带来了潜在的致命危险。”
2. 厌恶不必要的复杂性
芒格是“简单”和“常识”的忠实信徒。他认为,金融工程的核心就是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创造出连设计者自己都未必完全理解的金融产品。这种复杂性往往不是为了创造价值,而是为了:
- 混淆视听:让投资者和监管者难以看清产品的真实风险和价值。
- 隐藏杠杆:将巨大的杠杆隐藏在复杂的结构背后。
- 收取高额费用:投资银行家可以为这些“高深”的产品向客户收取不菲的佣金和管理费。
他认为,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应该是简单、清晰、易于理解的。如果一个东西你都看不懂,那最好离它远点。
3. 批判会计操纵与“伪”盈利
许多金融工程的手段被用来操纵财务报表,尤其是为了平滑或虚增每股收益(EPS)。芒格对此深恶痛绝。他认为,会计的目的是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济状况,而不是成为管理层用来欺骗投资者的工具。他强烈批评那些通过复杂的会计技巧(如“备考利润” Pro-forma Earnings)来粉饰业绩的公司,认为这是不诚实的表现。
4. 担忧错误的激励机制
芒格常说:“如果你想知道事情会如何发展,就去看看激励机制。”(Show me the incentive and I will show you the outcome.)他指出,华尔街的激励机制是金融工程泛滥的根源。投资银行家通过设计和销售复杂的金融产品可以在短期内获得巨额奖金,但这些产品的长期风险却由公司股东乃至整个社会来承担。这种“收益归自己,风险归别人”的模式,必然会鼓励极度冒险和不负责任的行为。
5. 对“股票回购”的辩证看法
股票回购本身可以被视为一种金融工程手段。但与对其他金融工程的一概否定不同,芒格对此持辩证态度。
- 支持理性的回购:当一家公司的股价远低于其内在价值时,用公司的现金回购股票是对股东最有利的资本配置方式之一。伯克希尔·哈撒韦自己也进行过大规模的回购。
- 反对愚蠢的回购:他强烈反对公司在股价高估时,仅仅为了推高每股收益(EPS)而进行回购。他认为这是在毁灭股东价值,是管理层为了迎合市场短期预期而做出的愚蠢决策。
总结
在芒格看来,“金融工程”这个词在很大程度上是“金融诡计”的同义词。它代表了一种偏离了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初衷,转而追求在数字和模型游戏中套利的危险倾向。他推崇的是基于常识、耐心、诚实和对企业内在价值的深刻理解的投资哲学,而这恰恰是大多数金融工程所对立的。他认为,一个健康的经济体需要的是更多优秀的工程师、医生和企业家,而不是更多在电脑前设计复杂衍生品的“金融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