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型投资者是否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投机?
好的,我们来聊聊这个话题。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因为它正好戳中了投资和投机最核心的区别,这也是“股神”巴菲特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在他那本经典著作《聪明的投资者》里反复强调的一点。
我的答案是:当然可以,但前提是,你必须遵守几条“铁的纪律”,否则后果会很严重。
咱们用大白话来拆解一下。
首先,你得清楚,你当下做的是“投资”还是“投机”?
这就像是问你,你现在是在“吃饭”还是在“吃零食”?两者都能填饱肚子,但目的和对身体的影响完全不同。
-
投资(吃饭):格雷厄姆给投资下的定义非常严格,简单说就是:经过深入分析,确保本金安全,并能获得满意回报的行为。
- 什么意思呢? 这就像你买入一家公司的股票,是因为你研究了它的财报,了解了它的业务,觉得它像一头能持续产奶的牛。你关心的是这家公司本身能不能持续赚钱,给你带来分红或者内在价值的增长。你买的是“公司”本身。
-
投机(吃零食):凡是不满足上述条件的,都是投机。
- 什么意思呢? 你买入一个东西,不太关心它本身是什么,甚至都不知道它是干嘛的。你唯一关心的是,它的价格在短期内会不会涨。你赌的是明天、下周或下个月,会有另一个“傻瓜”愿意出更高的价钱从你手里买走。你买的是一张“彩票”。
一个积极型投资者,他的主要工作应该是“吃饭”,也就是寻找那些被市场低估、质地优良的公司进行投资。
格雷厄姆的态度:可以玩,但必须“分桌子”
格雷厄姆是个非常现实的人。他知道人性就是这样,总会忍不住想追求刺激、赚点快钱,完全禁止是不现实的。所以,他的建议不是“绝对不能投机”,而是**“严格隔离”**。
你可以把这想象成你去赌场。
- 你的“投资组合”:这是你的身家性命,是你为了养老、为了子女教育准备的钱。这笔钱必须放在一个独立的、神圣不可侵犯的账户里,只能用来做符合“投资”标准的操作。
- 你的“投机账户”:你可以专门开一个独立的、小小的账户,放一笔“零花钱”进去。这笔钱的唯一要求就是:即使全部亏光,也完全不影响你的正常生活和主要投资计划。
格雷厄姆在书里明确建议,你应该把投机和投资的资金严格分开,甚至在不同的券商开户,做到物理隔离。当你操作“投机账户”时,你心里要非常清楚:“我在玩,我在赌,这笔钱输了就输了。”
如果你要投机,请务必遵守这几条铁律
作为一个信奉格雷厄姆理念的积极型投资者,如果你实在手痒想参与一些投机活动(比如追热点、炒概念股),请把下面几条刻在脑子里:
-
坦诚面对自己 在每次下单前,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买入这个的理由,是基于对它价值的分析,还是纯粹希望它的价格暴涨?” 诚实地回答这个问题,你就知道这笔钱该从哪个账户出了。
-
严格控制金额(最重要的纪律!) 投机账户里的钱,绝对不能超过你总金融资产的10%,很多人甚至建议不要超过5%。这笔钱就是你的“娱乐预算”,是你为“寻求刺激”付的门票钱。
-
物理隔离账户 就像前面说的,给投资和投机分别开立账户。一个账户名叫“我的养老金”,另一个账户名叫“玩玩而已”。这种心理暗示非常重要。
-
永不混合! 这是纪律中的纪律!当你的“投机账户”亏损时,绝对不能从“投资账户”里拿钱去“补仓”或者“摊平成本”。输了就认,游戏结束。一旦你打破这个规则,你的投资防线就会被彻底摧毁,最终把“吃饭”的钱也扔进了“零食”的无底洞。
结论
所以,回到你的问题:积极型投资者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投机吗?
可以。 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可以拿出一小部分无足轻重的资金,去满足自己人性中渴望冒险和快速获利的一面。
但是,他必须像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一样,清醒地扮演好两个角色:
- 在操作90%以上资金的投资账户时,他是一个严谨、保守、注重安全的投资者。
- 在操作那10%以下资金的投机账户时,他可以是一个大胆、激进、享受波动的投机者。
真正的风险,不是投机本身。而是你把投机当成了投资,在“吃零食”的时候,却欺骗自己是在“吃饭”,并为此赌上了全部身家。 这才是通往毁灭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