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格雷厄姆活在今天,他会如何调整其投资策略?

创建时间: 8/15/2025更新时间: 8/17/2025
回答 (1)

嘿,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也很有意思。就像问“如果李白活在今天,他会用键盘写诗还是用语音输入?”一样,我们只能根据他老人家的核心思想来做个合理的推演。

格雷厄姆,这位被誉为“华尔街教父”的价值投资鼻祖,他的思想影响了巴菲特等一代又一代的投资人。如果他穿越到今天,看到这个由互联网、算法和零利率构成的世界,肯定会惊掉下巴,但定下神来,我相信他会做出一些调整,但他的核心灵魂是不会变的。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什么是不变的(他的定海神针)什么是会变的(他的新式武器)


一、他会坚守不变的核心原则 (The Core Philosophy)

这些是价值投资的基石,无论时代怎么变,人性不变,这些原则就永远有效。

  1. “安全边际” (Margin of Safety) 依然是第一要义

    • 这是什么? 简单说,就是用5毛钱的价格去买价值1块钱的东西。你买入的价格要远远低于你估算的内在价值,中间的差额就是你的“安全垫”,用来防止你算错、或者市场出现意外情况。
    • 打个比方: 一座桥的最大承重是30吨,但路牌上会写着“限重10吨”。这个20吨的差额就是安全边际。就算有几辆车超载了,桥也大概率是安全的。投资也是一个道理。
    • 在今天: 市场波动更大,黑天鹅事件更多,这个原则的重要性只增不减。格雷厄姆会嘲笑那些追逐热门概念、以过高价格买入股票的人,说他们是在“无保护驾驶”。
  2. “市场先生” (Mr. Market) 的比喻永不过时

    • 这是什么? 格雷厄姆把市场想象成一个情绪化的合伙人,叫“市场先生”。他时而兴高采烈,愿意出高价买你的股票;时而悲观沮丧,愿意以极低的价格把股票卖给你。
    • 怎么利用他? 你要做的是利用他的情绪,而不是被他带动。在他恐慌抛售时(比如市场大跌),冷静地买入;在他极度乐观时(比如牛市顶峰),理智地卖出或保持观望。
    • 在今天: 今天的“市场先生”情绪波动更剧烈了!社交媒体、新闻推送24小时轰炸,他的“躁郁症”更严重了。格雷厄姆会告诫我们,关掉那些让你心烦意乱的APP,不要每天盯着股价的涨跌,而是专注于公司的基本面。
  3. 股票是公司所有权,而非交易代码 (Business-like Attitude)

    • 这是什么? 你买的不是一串代码,而是这个公司的一小部分。你应该像一个企业家一样思考:这家公司赚钱吗?它的业务有前景吗?管理层靠谱吗?
    • 在今天: 这一点尤其重要。今天很多人把股票当成赌场里的筹码,追涨杀跌。格雷厄姆会强调,在你点击“买入”之前,先问问自己:“我愿意拥有这家公司未来5年、10年的生意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别碰。

二、他会与时俱进的策略调整 (The Modern Toolkit)

格雷厄姆是个非常务实的人,他不会抱着几十年前的条条框框不放。面对今天的新经济和新工具,他肯定会升级他的“工具箱”。

  1. 对“价值”的定义会更宽广,不再只看有形资产

    • 过去: 格雷厄姆的时代是工业时代,他非常看重公司的有形资产,比如厂房、设备、库存。他最著名的“捡烟蒂”策略(Net-Net),就是找那些股价甚至低于公司清算价值(流动资产减去所有负债)的股票。
    • 今天: 今天最有价值的公司,比如苹果、谷歌、微软,它们最值钱的不是大楼和设备,而是品牌、专利、用户数据、网络效应这些无形资产
    • 他会怎么做? 我相信他会花大量时间研究如何给这些无形资产估值。他不会再仅仅满足于翻阅资产负债表,而是会深入分析公司的“护城河”有多宽。他可能会说:“可口可乐的价值不在于它的瓶装厂,而在于全世界人脑海里那个红白相间的标志和独特的口感。” 他会尝试用更现代的估值模型,比如现金流折现(DCF),来评估这些科技巨头的长期盈利能力。
  2. 对“成长”的态度会更包容

    • 过去: 格雷厄姆对“成长股”非常警惕,因为他觉得预测未来太难,容易付出过高的价格。
    • 今天: 在互联网时代,“赢家通吃”的效应非常明显。不增长的公司,尤其是在科技领域,可能很快就会被淘汰。
    • 他会怎么做? 他不会盲目追逐成长,但他会接受“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的公司(GARP策略)”这个概念,这也是巴菲特从他那里学到后所做的重要演进。他会去寻找那些具有持续、可预测增长能力,并且价格尚未被市场炒上天的公司。他会区分“投机性的成长故事”和“确定性高的成长路径”。
  3. 投资范围会全球化

    • 过去: 格雷厄姆的投资主要集中在美国市场。
    • 今天: 资本流动全球化,很多优秀的、且价格合理的公司可能在中国、欧洲或者其他新兴市场。
    • 他会怎么做? 凭借今天的信息获取能力,他一定会把眼光投向全球。他会利用互联网工具研究不同国家的市场和公司,寻找全球范围内的“价值洼地”。
  4. 会利用科技,但警惕信息噪音

    • 过去: 获取公司财报需要去图书馆或者花钱购买,非常费力。
    • 今天: 轻轻一点,全世界的财报、数据、研报都能看到。
    • 他会怎么做? 他会是一个数据分析大师,利用各种软件和筛选器快速找到符合他初步标准的公司,效率百倍。但他同时会比任何人都更强调独立思考和信息过滤。他会告诉你,信息多了,噪音也多了,真正的洞见反而更稀缺。他会花90%的时间去阅读、思考、验证,而不是在信息的海洋里随波逐流。

总结一下,格雷厄姆的现代投资策略可能长这样:

方面格雷厄姆的经典做法如果他活在今天
核心理念安全边际、市场先生、企业主心态坚决不变,甚至更加强调
估值方法侧重有形资产、账面价值、清算价值扩展到无形资产(品牌、专利、网络效应),会更多使用现金流折现等模型
选股标准“捡烟蒂”式的廉价股寻找“打折的优质公司”,接受为可持续的成长支付合理价格
投资视野主要在美国市场全球化视野,寻找全球范围内的投资机会
信息处理费力地搜集和分析纸质报告高效利用科技工具做初步筛选,但花更多精力在深度分析和过滤噪音

所以,如果格雷厄姆今天和你我坐在一起喝咖啡,他很可能不会再跟你聊那些“股价低于净流动资产”的公司了(因为太难找了),但他会用同样严谨、保守的尺子,去衡量今天那些看似强大的科技公司。

他会拍着你的肩膀说:“孩子,记住,投资的诀窍没变:用理性的分析,确保你的本金安全,并获得足够的回报。别管外面的世界多花哨,守住这个,你就不会输得太惨。”

创建时间: 08-15 16:07:46更新时间: in 34 minu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