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关于这个问题,简单来说,是的,大多数情况下日本威士忌的泥煤风味确实比苏格兰的(特别是艾雷岛的)要轻柔和精致一些。但这更像是一个普遍的印象,而不是一条铁律。
我个人觉得,一个挺好的比喻是做菜。
很多苏格兰艾雷岛(Islay)的重泥煤威士忌,比如拉弗格(Laphroaig)或者阿贝(Ardbeg),那个泥煤味就像是菜里的主料,比如超辣的辣椒,一入口整个口腔都是它的味道,非常直接、霸道,充满了标志性的消毒水、海风、甚至是有点像正露丸的感觉。它们就是要让你第一时间就感受到这种强烈的风格。
而日本威士忌处理泥煤,更像是把它当作一种高级的香料或者说是“配角”。它的目的不是要“一拳把你打晕”,而是为了给整个威士忌的风味增加层次感和复杂度。你还是能清晰地喝到威士忌本身的花香、果香、木桶香,然后泥煤味像一缕轻烟,在背景里若隐若现,让整体感觉更深邃、更优雅。
举几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
日本代表: 比如三得利的“白州”(Hakushu),它的泥煤味就非常清新,有点像雨后森林里那种淡淡的烟熏感,混合着薄荷和青苹果的味道,非常舒服。还有尼卡的“余市”(Yoichi),泥煤味会比白州重一些,带点咸咸的海风和炭烧味,但跟艾雷岛的“暴力美学”比起来,还是显得很克制和平衡。
-
苏格兰代表: 你去喝一口艾雷岛的酒,那种强烈的烟熏、碘酒、沥青味会直接冲击你的味蕾,爱的人会非常爱,觉得个性十足;但不喜欢的人可能会觉得太有攻击性了。
这背后其实是两种不同的酿酒哲学。苏格兰,尤其是艾雷岛,有一种粗犷、直接、彰显个性的传统。而日本威士忌深受“和”文化的影响,追求的是和谐、平衡与精致,不希望有任何一种味道过分突出而破坏整体的美感。
当然啦,现在这个界限也越来越模糊了。苏格兰也有很多轻泥煤或无泥煤的威士忌,而日本的一些新兴小酒厂,比如秩父(Chichibu)或者厚岸(Akkeshi),也在尝试做一些泥煤味很重的威士忌来挑战传统。
所以总的来说,如果你刚开始接触泥煤威士忌,或者不喜欢那种太“冲”的味道,从日本的白州或余市入手,通常是个很不错的选择。它们能让你领略到泥煤的美,但又不会那么难以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