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威士忌的蒸馏方式与苏格兰威士忌有何差异?

Rita Richards
Rita Richards
Whisky distiller with two decades of experience.

哈,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很多人都觉得日本威士忌是苏格兰威士忌的“翻版”,但其实它们在“骨子里”已经走出了自己的路,尤其是在蒸馏这一步。

简单来说,你可以这么理解:

苏格兰:专才,讲究“团队合作” 日本:全才,讲究“单打独斗”

听我慢慢给你解释这是什么意思。

首先,你要知道,无论是日本还是苏格兰,他们的威士忌都能分成两大类:用发芽大麦在壶式蒸馏器里做的“麦芽威士忌”,和用玉米、小麦等谷物在连续式蒸馏器里做的“谷物威士忌”。调和威士忌(比如你熟悉的尊尼获加、芝华士)就是把这两种原酒调配在一起。

差别就出在商业模式上:

在苏格兰,整个行业像一个巨大的、开放的市场。A酒厂专门做一种风格的麦芽威士忌,B酒厂做另一种,C酒厂专门做谷物威士忌。如果一个品牌(比如尊尼获加)想做调和威士忌,他会去A、B、C甚至几十家不同的酒厂采购他们想要的原酒,然后自己调配。大家互相买卖,资源共享,有点像一个“威士忌联盟”。

所以,苏格兰的单一麦芽酒厂,它的目标是保持自己风格的稳定和极致。它们的蒸馏器(就是那个大铜壶)的形状、大小通常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不变的,因为这就是它们独一无二的“身份证”。它们不需要自己生产很多种风格,只要把自己的“一招鲜”练到最好就行。

但日本就不一样了。

日本威士忌的几大巨头,比如三得利(Suntory)和日果(Nikka),彼此之间是“死对头”,几乎不互相买卖原酒。这就逼着他们必须“自给自足”。

想象一下,三得利如果要推出一款新的调和威士忌,它需要用到各种不同风味的原酒——有的要清淡花香,有的要浓郁果味,有的要带点烟熏味,还得有谷物威士忌来做基底。怎么办?它不能去隔壁日果买啊。

答案就是:在自己的一家酒厂里,做出所有可能需要的风味!

这就是蒸馏方式差异的核心所在。以三得利的山崎蒸馏所为例,它简直就是一个“威士忌风味博物馆”:

  1. 蒸馏器形状五花八门:别的酒厂可能只有一种或两种形状的蒸馏器,山崎蒸馏所里却有高矮胖瘦、各种不同形状的蒸馏器。

    • 脖子又长又细的蒸馏器,出来的酒体就比较轻盈、纯净;
    • 肚子又胖又矮的蒸馏器,出来的酒体就比较厚重、丰满。
    • 通过使用不同组合的蒸馏器,他们就能得到风格迥异的原酒。
  2. 加热方式不同

    • 苏格兰现在大多使用蒸汽间接加热,温度均匀好控制。
    • 日本的一些蒸馏器(尤其是在日果的余市蒸馏所)至今还保留着“直火加热”的传统,就是直接用火去烧蒸馏器底部。这就像你家炒菜,用明火爆炒出来的菜总会带着一股独特的“锅气”,风味更复杂浓郁,但也更难控制。日本酒厂会同时使用直火和蒸汽加热的蒸馏器,来获取不同风味。

所以,总结一下:

  • 苏格兰酒厂在蒸馏上追求**“专一”**,用一套固定的设备,年复一年地做出自己标志性的风味,然后通过整个行业的“团队合作”来创造丰富的调和产品。
  • 日本酒厂在蒸馏上追求**“多能”**,在一家酒厂里就配备了各式各样的“武器”(不同蒸馏器、不同加热方式),像一个“全能单兵”,自己就能生产出从轻到重、从花香到泥煤的各种原酒,来满足自己调配的需求。

正是这种“逼上梁山”式的创新,让日本威士忌在学习苏格兰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自己极其细腻、复杂和平衡的风格。

希望这样解释能让你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