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ghball(威士忌苏打)为何在日本流行?

Martine Marchand
Martine Marchand
Renowned whisky sommelier and spirits critic.

哈,这个问题问得好,Highball在日本的流行,简直就是一场教科书级别的“老酒换新瓶”营销奇迹,再加上它本身确实很争气,完美契合了日本人的生活习惯。我给你掰开揉碎了说说,保证你一听就明白。

你可以想象一下,走进一家日本的居酒屋,周围的上班族们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坐下来第一句话喊的,很多都不是“老板,来杯啤酒!”,而是“とりあえずハイボール!”(Toriaezu, Haibōru! 意思是“总之,先来杯嗨棒!”)。它已经成了和啤酒平起平坐的“开场酒”。

为啥会这样呢?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

1. 天才的营销:三得利(Suntory)的“复兴计划”

这可以说是最关键的一点。其实Highball在日本不是新东西,二战后就流行过一阵子,但后来慢慢被啤酒、烧酒给挤下去了,成了“大叔喝的老派玩意儿”。

到了2000年代末,日本威士忌销量不好,年轻人觉得威士忌又贵又烈,门槛太高。这时候,日本酒业巨头三得利想了个绝妙的主意:我们不直接卖“威士忌”了,我们卖“Highball”这种喝法!

他们做了几件神操作:

  • 拍了超有感觉的广告: 他们请了当时很有气质的女演员小雪(Koyuki)来拍广告。广告里不是那种闹哄哄的喝酒场面,而是小雪在一家有格调的小店里,优雅地给自己做一杯Highball,配着小菜,一脸享受。这一下子就把Highball的形象从“油腻大叔的酒”变成了“有品位、轻松、时尚的成年人的饮料”。
  • 攻占居酒屋: 光打广告不行,还得让大家方便喝到。三得利直接和无数的居酒屋合作,不仅提供他们自家招牌的“角瓶”威士忌(就是那个方方正正的瓶子),还免费或者低价提供制作Highball的专用机器。这种机器能打出气压超足的苏打水,做出来的Highball气泡感十足,口感绝佳。店家操作简单,出品稳定,客人喝得开心,三赢!
  • 创造“角嗨”这个词: 他们把用“角瓶”威士忌做的Highball,直接叫做“角ハイボール”(Kaku Highball,角嗨),朗朗上口,辨识度极高。

2. 完美搭配日本料理,是“食中酒”的最佳选择

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日本人喝酒,很多时候是佐餐的,他们管这叫“食中酒”。

你想想日本居酒屋里的菜式:烤鸡肉串(yakitori)、炸鸡块(karaage)、天妇罗等等,很多都带点油腻感。这时候,一杯冰凉、清爽、带着碳酸气泡的Highball下肚,感觉就像给你的味蕾按下了“刷新”键。它能瞬间冲走油腻感,让你的嘴巴重新变得清爽,好迎接下一口美食。

它的味道不像红酒那么复杂,也不会像啤酒那样容易喝撑(占肚子),威士忌的淡淡麦芽香和苏打水的清冽口感,既能衬托出食物的美味,又不会抢了风头。说白了,它就是日式料理的“黄金搭档”、“解腻神器”。

3. 健康和低门槛,符合现代人的需求

  • 低酒精,喝起来没负担: 一杯纯威士忌可能40多度,但做成Highball后,酒精浓度一般只有5-9度,和啤酒差不多。这意味着你可以和朋友一边聊天一边慢慢喝,喝上几杯也不会很快就醉倒,非常适合需要长时间社交的场合。
  • 低糖、低卡路里: 相比很多用可乐、果汁调的鸡尾酒,Highball(只用苏打水)几乎不含糖分,卡路里也比啤酒低。这对于越来越注重健康和身材的现代人来说,吸引力太大了。喝起来既有氛围,又没那么罪恶。

总结一下就是:

一个本来有点过时的喝法,被一个聪明的公司(三得利)用充满魅力的广告重新包装,变得时髦起来。然后大家发现,这个“新”东西不仅好喝,而且跟我们最爱吃的炸鸡、烤串简直是绝配,喝起来清爽解腻。更棒的是,它还不容易胖,也不容易喝醉。

天时(健康潮流)+ 地利(餐饮渠道)+ 人和(符合饮食习惯),Highball在日本不火才怪呢!它已经从一个单纯的酒精饮品,演变成了日本人日常生活方式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