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al 如何看待“科技初创公司”的长期价值?

好的,我们来聊聊 Naval Ravikant 这个硅谷“思想家”是怎么看待科技初创公司的长期价值的。我会尽量用大白话,让你感觉像是在跟一个朋友聊天。


在我看来,Naval 看待科技初创公司的角度,跟我们平时看一家餐厅或者一家工厂是完全不一样的。他看的是一种“魔法”——一种能凭空创造巨大价值的潜力。

简单来说,他认为科技初创公司的长期价值,根本上来源于 “杠杆” (Leverage)

你可能会问,什么是“杠杆”?

别急,我们先想象一个传统的生意,比如一个手艺高超的厨师开了一家顶级餐厅。他一天能服务多少客人?50个?100个?就算他开分店,也需要同样多的厨师、服务员和场地。他的收入增长,和他的成本、付出的劳动时间是成正比的。这叫“没有杠杆”。

现在,我们换个场景。

核心思想:代码和媒体是新时代的无限杠杆

Naval 认为,这个时代最强大的杠杆就是 “代码” (Code) 和 “媒体” (Media)

一个程序员写好一个 App,比如一个记账软件。

  • 服务10个人,需要这些代码。
  • 服务1000万人,需要的还是这些代码。

你看,一旦产品被创造出来,复制它、分发给下一个用户的边际成本几乎是 。你不需要为第1000万个用户再雇一个程序员。这就是杠杆!你的初始投入(写代码)被放大了几百万倍。

媒体也是一样。你录制一期高质量的播客或视频,可以有100个人收听,也可以有1000万人收听,你的制作成本是一样的。

所以,Naval 眼里一家有长期价值的科技初创公司,本质上是一个 “可以无限复制的价值机器”。它不是靠“人多力量大”来赚钱,而是靠“一次创造,无限服务”来创造财富。

什么样的初创公司才有长期价值?

基于上面的逻辑,Naval 会从以下几个角度去看一家公司:

  1. 它有“特定知识” (Specific Knowledge) 吗?

    • 啥意思? 这不是指书本上能学到的知识,而是一种通过实践、热情和天赋结合起来的独特能力。比如,某个团队就是比所有人都懂怎么给小企业做高效的营销自动化。这种“特定知识”是别人很难模仿的,是公司真正的“护城河”。
    • 大白话就是: 他们是不是在某个小领域里,懂得“独门秘方”?
  2. 它的产品可规模化 (Scalable) 吗?

    • 啥意思? 就是我们上面说的,业务增长时,成本会不会跟着线性增长。软件产品是天生可规模化的,而咨询、外包这种“卖时间”的生意就不是。
    • 大白话就是: 这生意能不能让你“躺着也赚钱”?你睡觉的时候,产品能不能自己为成千上万的用户服务?
  3. 它是不是在玩“无限游戏”?

    • 啥意思? Naval 强调和有长期眼光的人一起玩长期的游戏(Long-term games with long-term people)。一家公司的价值,需要时间来沉淀和复利。如果创始团队只是想捞一笔就走,那这家公司很难有真正的长期价值。他们必须对所做的事情充满热情,并致力于解决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 大白话就是: 这帮人是真心想做成一番事业,还是只想炒一把概念就套现离场?

投资视角:押注“非对称性”的机会

从投资的角度看,Naval 认为投资初创公司是一种 “非对称性” 的赌注。

  • “对称”是什么? 你投入100块,运气好赚100块,运气差亏100块。输赢差不多。
  • “非对称”是什么? 你投入100块,最差的情况是亏掉这100块(损失是有限的)。但如果赌对了,这家公司成了下一个谷歌或腾讯,你的回报可能是10000块,甚至10万块(回报可能是无限的)。

所以,风险投资家们愿意投100家公司,哪怕99家都失败了,只要有1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就能把所有的亏损都赚回来,并且还有巨大的盈利。

他们寻找的,正是那些利用“代码”或“媒体”作为杠杆,拥有“特定知识”,并且致力于长期发展的团队。这样的公司,才具备产生非对称回报的潜力。


总结一下

所以,当 Naval 审视一家科技初创公司时,他不会过多纠结于它现在有多少员工、办公室有多大或者当前财报好不好看。他会问一些更本质的问题:

这家公司是否找到了一个可以用极低成本无限复制的解决方案(杠杆),去解决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这个解决方案背后的知识壁垒(特定知识)有多高?这群创始人是否值得信赖,能把这件事长期做下去?

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这家公司在他眼中就拥有巨大的长期价值,即使它现在看起来还很小,甚至还在亏钱。因为它不仅仅是一家公司,更是一个未来可能改变世界、并创造巨额财富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