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平的》在今天对于政策制定者、企业家和教育工作者还有哪些指导意义?

创建时间: 8/15/2025更新时间: 8/17/2025
回答 (1)

好的,我们来聊聊《世界是平的》这本书在今天看来,到底还有多大的价值。

那本书当年可是火得一塌糊涂,核心观点很简单:互联网、全球供应链和各种新技术,把整个世界抹平了,让一个在印度班加罗尔的工程师,能和一个在硅谷的工程师在同一个项目上竞争与合作。这在当时看,是非常有洞察力的。

但十几年过去,世界好像又变得“凹凸不平”了,贸易战、疫情、地缘政治冲突……各种“墙”好像又被砌了起来。那么,这本书是不是过时了?我觉得没有,它的核心思想在今天依然像个“坐标系”,帮助我们看清方向,只是我们需要用新的视角去解读它。

下面我分三个角色来聊聊它的指导意义:


## 对政策制定者:既要修路,也要建好“收费站”和“安检口”

弗里德曼(书的作者)当年说,政府应该做的就是拆掉壁垒,拥抱全球化,让信息和资本自由流动。这个大方向今天依然没错,一个国家如果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那无疑是自断经脉。

今天的指导意义体现在两个新层面:

  1. 从“拥抱全球化”到“驾驭全球化”:
    • 过去: 重点是“接入”。就像一个村子,首要任务是修条路连接到外面的世界。政策上鼓励出口、吸引外资,让大家都能参与到全球化这个大游戏里。
    • 现在: 重点是“管理”。路修好了,但路上来的不只有商队,可能还有强盗和病毒。今天的政策制定者要考虑的更复杂:
      • 数字主权和安全: 数据是新的石油,怎么在保持开放的同时,保护好本国的数据安全和公民隐私?欧盟的GDPR,各国的网络安全法,就是这种“安检口”。
      • 供应链韧性: 疫情让大家明白,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过去只追求效率和低成本,把所有生产都外包出去。现在政策要引导企业建立更有弹性和抗风险的供应链,比如搞“近岸外包”、“友岸外包”,这就是给全球化的“高速公路”增加一些备用路线。
      • 公平竞争: “平坦”的世界也可能导致赢家通吃。如何通过政策,保护本国的中小企业和弱势产业,避免它们在和全球巨头的竞争中被直接碾压?这需要更精细的产业政策和反垄断法规。

简单说,政策制定者就像是一个国家这个“大社区”的物业,既要保证小区大门常开,方便邻里交流做生意,又要建好安保系统,防止外来风险,还要调节小区内部的资源,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 对企业家:你的对手,是全世界不睡觉的“卷王”

这本书对企业家的提醒,在今天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更加刺骨。

今天的指导意义体-现在两个新挑战:

  1. 竞争的无限化:

    • 过去: “世界是平的”意味着你可以把产品卖到全世界,也可以用全世界的人才。这听起来很美好。
    • 现在: 这也意味着,你的竞争对手来自全世界。一个深圳的电商卖家,要和越南、墨西哥、美国的卖家在亚马逊上抢客户。一个北京的设计工作室,要和阿根廷、波兰的自由职业者在Upwork上抢订单。这种竞争是7x24小时的,是没有边界的。你的对手不再是隔壁老王,而是全球各地不睡觉的“卷王”。
  2. 能力的快速迭代:

    • 弗里德曼提到的抹平世界的十大动力,现在又被增添了新的、更强大的力量,比如 人工智能(AI)。以前你需要一个团队来做一个网站,现在可能一个厉害的开发者加上AI工具就能搞定。
    • 这对企业家意味着,过去靠信息差、资源差建立的优势正在迅速消失。今天的核心竞争力变成了:
      • 学习和适应能力: 能不能快速掌握像AIGC这样的新工具,并用它来改造你的业务流程?
      • 创造力和品牌力: 当生产和技术变得越来越“平”,越来越同质化,你能否提供独特的价值、情感和品牌故事,就成了关键。别人能抄你的产品,但抄不走用户对你品牌的信任。
      • 全球化思维+本地化运营: 你必须从第一天起就具备全球视野(比如你的产品设计、网站架构),但同时又要非常懂不同市场的文化和规则(比如欧洲的隐私政策、中东的宗教习惯)。

简单说,对企业家而言,世界是平的意味着“无处可藏”。你必须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特种兵”,既要会用全球最先进的武器(技术工具),又要懂在不同丛林(市场)里的生存法则。


## 对教育工作者:别再培养“行走的百科全书”了

教育领域是受“世界是平的”冲击最深刻,也最需要做出改变的地方。

今天的指导意义体现在两个新目标:

  1. 从“传授知识”到“培养能力”:

    • 过去: 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掌握知识。谁背的公式多、记得历史年份准,谁就是好学生。
    • 现在: 这是最没有意义的事情。任何知识,问一下AI或搜索一下,答案比你记得又快又准。我们不能再培养“行走的百科全书”了,因为口袋里的手机就是最好的百科全书。
    • 今天的教育,必须转向培养那些机器无法轻易取代的能力:
      • 批判性思维和提问能力: 面对AI给出的答案,学生能否判断其真伪、发现其偏见,并提出更有深度的问题?
      • 创造力与整合能力: 能否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连接起来,提出新的解决方案?能否与AI协作,共同完成一个复杂的创造性项目?
      • 沟通与协作能力: 能否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效合作?
  2. 从“一劳永逸”到“终身学习”:

    • 过去,你拿一个大学文凭,可能够用半辈子。
    • 现在,知识的半衰期越来越短。一个程序员今天最火的技术,可能三年后就没人用了。教育者不仅要教学生“学什么”,更要教他们 “如何学习”
    • 这意味着教育体系需要变得更灵活、更开放。比如推广项目制学习、鼓励跨学科探索、建立便捷的成人再教育通道,让一个人在职业生涯的任何阶段,都能快速回到“学习模式”,更新自己的“技能包”。

简单说,教育者就像是“导航员”,你的任务不再是把一张绘制好的地图塞给学生,而是要教会他们如何使用指南针、GPS和观星术,让他们在未来任何未知、复杂的地形中,都有能力自己找到方向。


总结

总而言之,《世界是平的》描绘的那个全球互联、竞争无界的底层趋势,依然在深刻影响着我们。只不过,今天的世界不是一张平坦光滑的桌子,更像是一片波涛汹涌但又处处连通的海洋

对于所有人来说,这意味着你不能再固守在一个小岛上,因为海浪迟早会打过来。你必须学会造船、学会航海,学会在风浪中与人合作,也学会在必要时保护好自己的船。这本书在今天最大的意义,就是不断提醒我们:那个可以偏安一隅的时代,真的已经过去了。

创建时间: 08-15 04:12:47更新时间: 08-15 08:5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