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elle Holmes
Michelle Holmes
好的,关于这个问题,咱们聊聊。
现代UFO时代的起点:一切始于一次著名的目击
如果你要问现代UFO热潮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大部分研究者和爱好者都会给你一个明确的答案:1947年。
而引爆这一切的标志性事件,就是著名的 “肯尼思·阿诺德事件” (Kenneth Arnold Sighting)。
发生了什么?
这事儿得从一个叫肯尼思·阿诺德的商人兼飞行员说起。
- 时间: 1947年6月24日
- 地点: 美国华盛顿州的雷尼尔山(Mount Rainier)附近
- 人物: 肯尼思·阿诺德 (Kenneth Arnold)
那天,阿诺德正驾驶着自己的小飞机,帮忙寻找一架失事的军用运输机。天气晴朗,视野极佳。突然,他看到远处有一串极其明亮的闪光。
起初他以为是另一架飞机的反光,但很快他发现不对劲。他看到了九个奇特的、闪闪发光的物体,正以极高的速度编队飞行。他描述这些物体的外形像一个“浅碟”或者“回旋镖”,并且它们的飞行方式非常独特——“就像你把一个碟子扔向水面,它会一跳一跳地前进一样”。
<br>
阿诺德事后亲手画下的飞行物草图
阿诺德经验丰富,他估算了一下这些物体的速度,结果让他大吃一惊:至少在每小时1900公里以上!在1947年,这个速度远远超过了当时任何已知的飞机。
“飞碟”这个词的诞生
这事儿最有趣的地方来了。阿诺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用了“像跳跃的碟子”来形容物体的运动方式。结果,媒体在报道时,可能是为了吸引眼球,直接创造了一个新词——“飞碟” (Flying Saucer)。
这个词简直太形象了!它迅速抓住了公众的想象力,一夜之间传遍了全世界。
为什么说这是“现代UFO时代”的开端?
在阿诺德事件之前,历史上也有很多关于天空中出现奇怪现象的记载,但它们大多是零星的、孤立的记录。
阿诺德事件则完全不同:
- 媒体的广泛报道: 这是第一次由现代媒体(报纸、电台)进行大规模、病毒式传播的UFO目击事件。
- 引发模仿效应: 在阿诺德的报道出来后的几周内,全美国乃至世界各地涌现出成百上千起类似的目击报告。人们开始用“飞碟”来描述他们看到的一切不明飞行物。
- 定义了现象: 它为之后几十年的UFO现象定下了一个基调和形象——高速、无声、碟状、超越时代科技。
可以说,是阿诺德的目击和媒体的“飞碟”一词,共同开启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持续了数十年的全球性UFO文化现象。紧随其后的,就是同年7月更加神秘和富有争议的“罗斯威尔事件”,那更是把这股热潮推向了顶峰。
所以,总结一下就是:1947年的肯尼思·阿诺德事件,是现代UFO时代的公认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