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氧化指数”(ORAC值)是否仍是可靠指标?
好的,我们来聊聊这个“抗氧化指数”(ORAC值)的事儿。
简单说:ORAC值已经不是一个被广泛认可的可靠指标了。
把它想象成一个曾经很流行,但后来大家发现不太实用的“武力值排行榜”。它曾经很有用,但现在我们有了更全面的看法。
ORAC值当初是怎么回事?
在十几、二十年前,ORAC值(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氧自由基吸收能力)这个概念非常火。科学家们想找到一个方法,来衡量一种食物“消灭”自由基(一种会损害我们身体细胞的“坏东西”)的能力有多强。
于是,他们在实验室的试管里,把食物的提取物和自由基放在一起,然后测量这个提取物能多快、多有效地“中和”掉这些自由基。得出的这个数值就是ORAC值。
数值越高,就代表在试管里,这个食物的抗氧化能力越强。
这在当时是个很棒的点子!因为它简单、直观。食品公司和保健品商家特别喜欢它,他们会把高ORAC值印在蓝莓、巴西莓(Acai Berry)、枸杞这些“超级食物”的包装上,告诉你:“看,我们的产品抗氧化战斗力爆表!”
蓝莓就是因为高ORAC值而名声大噪的典型代表
为什么它现在“过时”了?问题出在哪?
随着营养科学的进步,大家慢慢发现,用ORAC值来指导我们吃东西,问题挺大的。主要有这么几点:
-
实验室 ≠ 你的身体 这是最核心的问题。在试管里发生的事情,跟食物吃到你肚子里之后发生的事情,完全是两码事。你的身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有消化、吸收、代谢等一系列过程。
- 打个比方:这就像在靶场上测试一把枪的威力很强(ORAC值高),但不考虑一个士兵在真实的战场上会不会用它、子弹够不够、以及战场环境如何。一种食物里的抗氧化剂,可能在试管里表现很好,但进入人体后,可能根本不被吸收,或者被代谢成了别的东西,发挥不了同样的作用。
-
过于简单化,容易误导 一个食物对健康的好处是综合性的,远不止“抗氧化”这一项。它还含有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各种植物化学物等等。
- 再举个例子:一块添加了超高浓度维生素C的糖果,它的ORAC值可能会测得非常高,甚至超过很多蔬菜水果。但你能说这块糖果比一个ORAC值没那么高的苹果更健康吗?显然不能。苹果里还有膳食纤维、果胶和其他对你有益的复杂成分。只看一个单一的ORAC值,会让我们忽略食物的整体价值。
-
美国农业部(USDA)已经“官宣放弃” 这是一个决定性的事件。2012年,曾经发布ORAC数据库的美国农业部(USDA)正式将其从网站上撤下。他们给出的理由是:
- ORAC值与人体内的实际抗氧化效果没有直接关系。
- 这个数值被商业公司滥用,误导了消费者。
当最权威的发布机构都认为这个数据不靠谱并主动撤回时,就说明它作为指导日常饮食的指标,其生命周期已经结束了。
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看“抗氧化”和“超级食物”?
别灰心!追求抗氧化、吃得健康依然是非常正确的方向。只是我们需要换个更科学、更全面的思路,而不是死盯着一个数字。
这里有几个更靠谱的建议:
-
“吃一道彩虹” 这句老话比任何单一指标都管用。不同颜色的蔬菜水果,代表它们含有不同的植物营养素和抗氧化剂(比如番茄里的茄红素、胡萝卜里的β-胡萝卜素、紫甘蓝里的花青素)。吃的颜色越丰富,你摄入的营养就越全面,身体就能获得一个协同作战的“抗氧化军团”,而不是依赖某个“单兵冠军”。
-
关注食物的“整体”而非“单一指标” 选择新鲜、未加工或轻度加工的“完整食物”(Whole Foods)。一个完整的橙子,远比一杯添加了维生素C的橙味饮料要好。别太相信包装上那些花里胡哨的宣传语。
-
别被营销冲昏头脑 当看到某个产品,特别是价格昂贵的粉末、果汁,宣称自己是“ORAC之王”或“抗氧化冠军”时,你要在心里打个问号。这很可能是一个过时的营销策略。日常饮食中的西兰花、洋葱、绿茶、坚果、全谷物,虽然ORAC值可能没那么“惊艳”,但它们对健康的长期益处是经过无数研究证实的。
总结一下:
ORAC值是一个在实验室里衡量抗氧化能力的指标,但因为它无法反映在人体内的真实效果且容易被误用,现在已经被主流营养科学界所“抛弃”。我们不应该再依据它来选择食物。
更智慧的做法是,忘记这个数字,转而追求饮食的多样化,多吃各种颜色的天然食物,享受食物的整体营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