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Naval 提到“减少欲望”才是幸福之道?
好的,我们来聊聊 Naval 这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
嘿,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也是我刚接触 Naval 思想时最绕的一个点。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减少欲望?那不是要我们当个无欲无求的咸鱼吗?人生还有什么意思?”
其实,这恰恰是最大的误解。Naval 说的“减少欲望”,并不是要你放弃所有的目标和追求,而是要你从一个根本停不下来的“幸福跑步机”上下来。
咱们用大白话,分几点来理解这件事。
1. 欲望,是你亲手为自己打造的“不幸福合同”
Naval 有个绝妙的比喻,他说:“欲望,就是你跟自己签的一份合同,约定了在得到某样东西之前,你是不快乐的。”
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 “等我买了那辆车,我就会幸福了。” (签了合同:在买车前,我不幸福)
- “等我升职加薪了,我就会幸福了。” (签了合同:在升职前,我不幸福)
- “等我换了那个新手机,我就会幸福了。” (签了-d-合同:在新手机到手前,我不幸福)
你看,每当你产生一个欲望,你就亲手在“现在”的你和“未来”那个所谓的幸福之间,挖了一条鸿沟。你告诉自己,必须先爬过这条沟,才能幸福。
问题是,这个世界总有更新的手机、更高的职位、更酷的车。你的欲望清单会越来越长,你签的“不幸福合同”也就越来越多。结果就是,你永远在“赶往幸福的路上”,却从来不在“幸福的终点”。
2. “幸福跑步机”效应:为什么得到了还是不开心?
你可能也有过这种体验:心心念念很久的东西,比如一台新电脑或一个包,刚到手那几天确实很兴奋。但很快,这种快乐就消失了,你觉得一切回归平淡,然后又开始追逐下一个目标。
这就是心理学上说的 “享乐适应”(Hedonic Adaptation),我喜欢叫它“幸福跑步机”。
- 你以为你在前进: 你不断地得到东西,财富、地位、物质都在增加。
- 实际上你在原地踏步: 你的幸福感水平,在你得到这些东西后,会短暂上升,然后迅速回落到原来的水平。
就像在跑步机上,你跑得再快,风景也不会变。减少欲望,就是主动把跑步机的速度调慢,甚至停下来,让你有机会看看周围,享受当下已经拥有的一切。
3. Naval 提倡的幸福,是一种“默认状态”
Naval 认为,幸福不是通过满足欲望来“添加”的,而是通过减少欲望来“呈现”的。 这句话有点绕,我给你打个比方。
想象一下,你的内心本来是一个平静、清澈的湖泊,这就是幸福的“默认状态”(Default State)。
- 欲望就像往湖里扔石头: 每个欲望,都是一颗小石子。扔进去,“噗通”一声,会激起一圈圈的涟漪。这个涟漪,就是你为了满足欲望而产生的焦虑、不安和挣扎。
- 欲望越多,湖面越乱: 当你不停地往湖里扔石头时,整个湖面都是波纹,乱糟糟的,你根本感受不到平静。
- 减少欲望,就是停止扔石头: 当你不再无休止地扔石头,湖面会慢慢恢复平静,那种清澈、安宁的状态自然就浮现出来了。
所以,幸福不是你去“找”来的,它一直都在。只是被你无穷无尽的欲望给搅乱了。
那到底该怎么做?是不是要躺平?
这绝对是关键!Naval 不是让你躺平,变成一个没有追求的人。他的意思是:
-
谨慎地选择你的欲望: 不要什么都想要。把欲望清单从100样砍到1、2样。只去追求那些内心深处真正、真正渴望的东西,比如创造一个伟大的作品、建立一段深刻的关系、或者掌握一项复杂的技能。把那些随大流的、为了攀比的、无关紧要的欲望(比如邻居换了什么车,同事买了什么包)全部砍掉。
-
享受过程,而不是只盯着结果: 在你追求那1、2个核心欲望的时候,要学会享受这个过程本身。比如你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画家,你应该享受每一笔画下去的感觉,而不是天天焦虑“我什么时候才能成名?”。这样,你的幸福就不再依赖于那个遥远的结果,而是存在于你当下的每一个行动中。
-
多做“不为什么”的事: 去散步,不是为了刷步数;去读书,不是为了发朋友圈;和家人聊天,不是为了完成任务。单纯地去感受这些事本身的美好。
总结一下,用最简单的话来说:
Naval 告诉我们,我们一直以来追求幸福的方式都搞反了。我们以为幸福是做加法(得到更多),但实际上,真正的、持久的幸福是做减法(想要更少)。
减少那些让你“现在不快乐”的合同,砍掉那些让你在跑步机上疲于奔命的琐碎欲望,你会发现,幸福感就像水落石出一样,自然而然地就出现了。
这是一种需要刻意练习的思维模式,但一旦你开始尝试,哪怕只是减少一个微不足道的欲望,你都会感觉到肩上的担子轻了一点,内心也平静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