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芒格对“分散化”投资的批评是什么?

创建时间: 7/30/2025更新时间: 8/17/2025
回答 (1)

查理·芒格对“分散化”投资的核心批评

查理·芒格对于传统金融学中被奉为圭臬的“分散化”投资策略持有一种深刻且独特的批评态度。他的核心观点可以概括为:分散化是无知的保护伞(Diversification is a protection against ignorance)

以下是芒格对分散化批评的主要论点:


1. 分散化是对“无知”的保护

这是芒格最著名也最核心的论点。

  • 对于普通人是合理的: 他认为,对于那些不了解或没有能力深入研究单个公司的投资者来说,广泛分散投资是一种合理的防御性策略,可以保护他们免受因持有单一劣质资产而导致的灾难性损失。
  • 对于专业者是错误的: 然而,对于那些有能力、有精力去寻找并理解卓越企业的“专业”投资者而言,过度分散化反而会稀释掉最佳投资机会带来的超额回报。如果你能找到一个确定性极高的好机会,为什么还要把钱投到你第20个或第50个好的想法上呢?

2. “过度分散化”导致业绩平庸

芒格认为,当一个投资组合持有太多数量的股票时(例如50只、100只甚至更多),其整体表现将不可避免地趋向于市场平均水平,甚至在扣除交易成本和管理费用后还会跑输市场。

  • 他将这种做法有时称为**“胡乱多元化”(Diworsification)**。
  • 对于一个旨在超越市场表现的主动型投资者来说,持有大量股票几乎注定了其业绩的平庸化。你很难通过买下整个草堆(市场)来找到那根针(卓越公司)。

3. 提倡集中投资于少数卓越机会

与分散化相反,芒格是“集中投资”的坚定拥护者。

  • 下重注: 他主张投资者应该将资本集中在自己能够深刻理解的、具有持久竞争优势(即“护城河”)的少数几家卓越公司上。
  • 机会稀少: 他认为,人一生中遇到的真正伟大的投资机会屈指可数,当机会来临时,应该下重注(Bet Big)。过度分散会让你在面对绝佳机会时,因为仓位太小而错失巨大的潜在收益。

4. 认知与精力的局限性

芒格强调,任何人都无法同时深入了解大量的公司。

  • 深度优于广度: 试图跟踪和研究几十上百家公司,必然导致对每家公司的理解都流于表面。这种肤浅的认知无法构成真正的投资优势。
  • 知识是真正的安全边际: 集中投资则允许投资者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少数几家企业上,从而获得真正的知识优势。在芒格看来,这种基于深度理解的知识,才是降低风险的根本,远比持有股票的数量重要。

适用情境的区分

需要强调的是,芒格的批评主要针对的是主动型投资者和基金管理人,而非普通的个人投资者。

  • 对普通人的建议: 对于没有时间、兴趣或专业能力去进行深度企业分析的普通人,芒格和巴菲特都认为,购买低成本的指数基金(一种极致的分散化)是最佳选择。
  • 对专业人士的批评: 他的炮火主要对准那些声称自己是选股专家,却持有上百只股票,实际上只是“伪装的指数基金经理”,并以此收取高额管理费的行业现象。

总结

总而言之,查理·芒格对分散化的批评,本质上是用“深度认知”的确定性来对抗“广泛拥有”带来的不确定性。他认为,真正的投资安全并非来自持有股票的数量,而是来自对所持资产的了解程度。对于追求卓越而非平庸的投资者来说,集中火力于少数几个最佳想法,远比漫无目的地分散下注更为明智和有效。

创建时间: 08-05 08:40:09更新时间: 08-09 02: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