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提到的“CQ(好奇商)+ PQ(激情商) > IQ(智商)”这一公式,对个人职业发展有何启示?

创建时间: 8/15/2025更新时间: 8/18/2025
回答 (1)

好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特别贴近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很多人都为自己的“智商不够用”或者“学历不够高”而焦虑,但这个公式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看问题的角度。

我就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聊聊我的理解,希望能帮到你。


CQ + PQ > IQ:对我们普通人“搞事业”有啥用?

简单来说,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在今天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一个人的好奇心和激情,比他纯粹的智商和已有的知识,更能决定他未来能走多远。

你可以这么想:

  • IQ (智商):就像你汽车的发动机。它决定了你的马力有多大,基础性能好不好。这当然很重要,能让你起步更快。
  • CQ (好奇商):就像是你的导航系统(GPS)和探索欲。它让你总想去看看新的路,探索未知的领域,而不是永远只在熟悉的大路上开。当老路堵车或者被封了,有CQ的人能迅速找到新路。
  • PQ (激情商):就是你油箱里的油,而且是高标号的燃料。它给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让你愿意为了一个目标,不辞辛苦地开下去,哪怕路途遥远,路况复杂。

所以,这个公式的意思是:一台拥有顶尖导航系统和满满一箱油的车,哪怕发动机马力不是最大,也比一台只有顶级发动机却没油、没导航的“原地轰油门”的车,跑得更远,也更有可能到达激动人心的新地方。

下面我拆开来聊聊,这对我们职业发展的具体启示:

1. 好奇心(CQ)是你的“反脆弱”技能

在以前,你大学学个会计、学个法律,可能这辈子就靠这个技能吃饭了。但现在呢?AI可能明天就能帮你写基础合同、做基础报表了。

  • 让你不会被淘汰:高CQ的人不会等到被淘汰了才去学习。他会好奇地问:“AI是什么?它能怎么帮我工作?我能不能用它来做点更有意思的事?” 这种主动探索,让你永远站在浪潮上,而不是被浪潮拍死在沙滩上。
  • 帮你发现新机会:好奇心会驱使你跨界学习。一个做设计的,可能会好奇代码是怎么实现的;一个做市场的,可能会好奇心理学是怎么影响用户决策的。这种连接不同领域知识的能力,是创新的源泉,也常常能让你发现别人看不到的蓝海机会。

给你的小建议

  • 多问“为什么”:对工作里习以为常的事情,多问一句“为什么非得这么做?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 “不务正业”地学习:花点时间看些和你专业无关的书、纪录片,或者学习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小技能(比如学个乐器、做个木工)。这能极大地拓宽你的思维。

2. 激情(PQ)是你的“续航”和“护城河”

光有好奇心还不够,很多人都是“三分钟热度”。从“想了解”到“真正掌握”,中间隔着一段枯燥又辛苦的路,这就是激情发挥作用的地方。

  • 让你能扛事儿:任何工作都有困难和挫折。纯靠IQ高的人,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可能会沮ED、放弃。但有激情的人,会把挑战当成“打怪升级”,有股不服输的劲儿,这种韧性在职业长跑中至关重要。
  • 让你做得更出色:同样一份工作,有人是“完成任务”,有人是“创作作品”。激情就是这个分界线。一个对烹饪有激情的厨师,他会为了提升一道菜的口感,反复尝试几十次。这种投入度和对细节的追求,最终会形成你独特的个人品牌和核心竞争力,这是别人很难模仿的。

给你的小建议

  • 找到工作中的“小确幸”:试着在你目前的工作中,找到哪怕一两个让你真正有成就感、有兴趣的点,然后把它放大。
  • 把工作和你的价值观联系起来:思考一下,你的工作除了赚钱,还能带来什么价值?是帮助了客户,还是让世界变得美了一点点?找到这种深层意义,能帮你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 如果没有,就去创造:如果现在的工作实在让你提不起劲,那就用激情去开启一个“副业”或兴趣项目,说不定它会成为你未来的主业。

总结一下

这个公式并不是说IQ不重要,IQ是基础。但它提醒我们,在今天的职场,IQ只是入场券,而CQ+PQ才是决定你能不能玩得好、玩得久,最终胜出的关键。

一个高智商但对世界没啥好奇、对自己工作没啥热情的人,很容易就会“知识老化”、“动力枯竭”。

而一个普通智商,但始终像个孩子一样对世界充满好奇,同时又能像个疯子一样为热爱的事情投入全部精力的人,他的可能性才是无限的。他能不断地自我更新,不断地创造价值,最终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精彩的职业道路。

创建时间: 08-15 04:00:41更新时间: 08-15 06: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