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建筑抗震标准(耐震基準 - taishin kijun)是什么?“新耐震”和“旧耐震”标准有何重大区别?

创建时间: 8/11/2025更新时间: 8/17/2025
回答 (1)

哈喽!关于日本房子的抗震标准,这确实是大家在日本买房、租房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毕竟,安全第一嘛。我来给你用大白话捋一捋“新耐震”和“旧耐震”到底是怎么回事。


日本的建筑抗震标准:“新耐震”与“旧耐震”的那些事儿

简单来说,日本的建筑抗震标准(耐震基準)就是一部法律,规定了房子必须造得多结实才能扛得住地震。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是给房子参加“抗震能力考试”划定的及格线。

而这条及格线,在1981年发生了一次非常重大的调整。这就划分出了我们常说的“旧耐震”和“新耐震”两个时代。

分水岭:1981年6月1日

记住这个日期,这是区分“新”“旧”两个标准的关键。具体是以《建筑确认济证》上记载的日期为准,而不是房子的建成日期。


“旧耐震”标准 (Kyū-taishin) - 1981年5月31日之前

这是日本早期的抗震标准。它的核心设计理念是:

  • 目标: 在中等程度的地震(震度5强左右)中,房屋不会发生大的损坏

听起来还行?但问题在于,这个标准对于更强烈的、不常发生的大地震(比如震度6强到7级)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它只要求在这种大地震中“尽量不要倒塌”,但没有一个硬性的、必须达到的指标。

你可以这么理解“旧耐震”:

在一场中型考试中,要求学生必须及格。但对于难度爆表的奥数级考试,只说“你尽力考就行,别交白卷”。至于能得多少分,没具体要求。

所以,在1995年阪神大地震这种级别的灾害中,很多依据“旧耐震”标准建造的房屋就出现了严重的损毁甚至倒塌。

“新耐震”标准 (Shin-taishin) - 1981年6月1日之后

1978年宫城县近海地震后,日本政府觉得旧标准不够用了,于是进行了大幅修改,推出了“新耐震”标准。这个标准一直沿用至今,是目前的主流。

它的核心设计理念是“两步走”:

  1. 对于中等地震(震度5强左右): 房屋基本不能有损伤。墙壁可以有轻微裂缝,但主体结构不能坏。
  2. 对于罕见的大地震(震度6强~7级): 房屋可以损坏,但绝对不能倒塌。核心目标是保护人的生命安全

你可以这么理解“新耐震”:

在中型考试中,要求学生不仅要及格,还得拿个良好。而在奥数级考试中,明确要求“你可能解不出最后一道大题,但前面的基础分必须拿到,保证你不会被淘汰出局”。

换句话说,房子可以被震坏,甚至可能需要大修或重建,但它必须撑住,不能瞬间塌掉,要给你留出足够的逃生时间。

事实也证明了“新耐震”的有效性。在后来的阪神大地震、熊本地震等大地震中,按照“新耐震”标准建造的房屋,倒塌率极低,极大地保护了人们的生命。

总结一下重大区别

标准旧耐震 (Kyū-taishin)新耐震 (Shin-taishin)
适用时间1981年5月31日前的建筑许可1981年6月1日后的建筑许可
核心理念保护财产:中震下不受大损伤保护生命:中震不受损,大震不倒塌
对大地震没有明确的强制规定要求不能倒塌,确保逃生时间

还有一个重要的补充:2000年标准(针对木结构房屋)

如果你打算买的是木造的一户建(独栋别墅),那还有一个时间点需要关注:2000年

在2000年,日本又对《建筑基准法》进行了修改,主要针对木结构房屋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可以看作是“新耐震”的加强版。主要包括:

  1. 必须进行地基调查:根据地质情况设计合适的桩基。
  2. 明确规定了墙体连接处的金属构件:确保柱子、横梁等关键部位在大晃动中不会脱开。
  3. 要求承重墙均衡分布:防止房子在地震中因为受力不均而扭曲倒塌。

所以,对于木造房子来说,2000年6月1日之后拿到的建筑许可,安全性会更高。

给买房人的小贴士

  1. 看文件,不看感觉:买房时一定要确认《建筑确认济证》的日期,这是判断适用哪个标准的金标准。
  2. “旧耐震”能买吗?:价格通常会便宜很多。但风险也高。有些“旧耐震”的房子后来做过“耐震补强工事”(加固工程),安全性会提升,但需要确认工程的质量和证明文件。对于普通买家,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建议尽量避开。
  3. “新耐震”是基本盘:为了安心,选择1981年6月之后的房子是基本操作。如果买木造一户建,能选2000年之后的就更好了。
  4. 更高阶的选择:除了最基础的“耐震”结构,现在还有“制震”(在建筑中加入阻尼器吸收地震能量)和“免震”(在建筑底部加入隔绝层,减少地震晃动传导到楼上)等更高级的技术,当然,成本也更高。

希望这个解释能帮到你!在日本,房子的抗震性能是安全感的来源,多了解一些总没错。

创建时间: 08-11 12:23:05更新时间: 08-12 02:2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