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消费税?在日本购物时,价格标签上的“税抜”和“税込”是什么意思?
哈喽!刚来日本或者准备来日本的朋友,在购物时肯定会对价格标签上的各种汉字感到困惑吧?特别是“税抜”和“税込”,这两个词简直是结账前的“必考题”。别担心,这事儿一点也不复杂,我来给你掰扯掰ce清楚。
首先,日本的消费税是个啥?
简单来说,日本的消费税就跟其他国家的“销售税”或我们国内商品里包含的“增值税”差不多。就是你在日本买任何商品或者服务时,都需要额外支付给政府的一笔钱。
目前,日本的消费税主要有两档:
- 10%:这是标准税率,适用于绝大部分商品和服务(比如衣服、电子产品、化妆品、外出就餐等)。
- 8%:这是“轻减税率”,主要适用于生活必需品,最常见的就是可以带走的食品和饮料(不含酒精)。
所以,你在日本买东西,最终付的钱 = 商品本身的价格 + 消费税。
“税抜” vs “税込”:到底哪个才是最后要付的钱?
搞懂了消费税,我们再来看这两个关键的词。它们就是告诉你,标签上的价格有没有把消费税算进去。
税抜 (zeinuki)
- 字面意思:
税
= 税金,抜
= 拔出、除去。连起来就是“把税金去掉了”。 - 大白话:不含税价格。
- 你需要做什么:看到这个标价,你得在心里默默地给它加上消费税,这才是你最后要掏的钱。
举个例子: 一件T恤,标签上写着大大的
1,000円 (税抜)
。 那么你结账时要付的钱是:1,000円 + 1,000円 × 10%消费税 = 1,100円。
税込 (zeikomi)
- 字面意思:
税
= 税金,込
= 包含、算在内。连起来就是“把税金算进去了”。 - 大白话:含税价格。
- 你需要做什么:这个就省心多了!看到这个标价,标签上写多少钱,你结账时就付多少钱,所见即所得。
举个例子: 还是那件T恤,如果标签上写的是
1,100円 (税込)
。 那么你结账时就付 1,100円,不用再自己算了。
购物小贴士(经验之谈)
-
认准“税込”就对了! 根据日本2021年4月开始实施的法律,所有面向普通消费者的商家,都必须标示“税込”(含税)价格。所以,现在你在绝大多数商店(比如优衣库、药妆店、便利店、超市等)看到的价格,基本上都是最终的含税价了,可以直接放心购买。
-
小心“并列标示”的陷阱 虽然法律有规定,但有些商家为了让价格看起来更便宜、更有吸引力,会把“税抜”价格用大号字体写出来,然后在旁边用小一号的字体写上“税込”价格。 比如这样: <font size=5>9,980円</font> <font size=2>(税込 10,978円)</font> 这时候别光看那个大数字,一定要找找旁边的小字,那个才是你钱包里要出去的真金白银。
-
便利店/超市买吃的,有“隐藏关卡” 前面提到,带走的食品是8%的税,但在店里吃就是10%的税。所以,当你在便利店或超市买了便当、饭团、饮料想在店里的休息区吃掉时,情况就变了。
- 带走 (お持ち帰り / omochikaeri): 按8%税率算。
- 在店内吃 (イートイン / iitoin): 按10%税率算。 结账时,收银员通常会问你一句:“お持ち帰りですか?” (o-mo-chi-ka-e-ri de-su-ka? / 是带走吗?)。如果你回答“はい (hai / 是的)”,就按8%算;如果你说要在店里吃,店员会重新按10%帮你结算。想省点钱的话,就统一回答“带走”吧!
总结一下
- 税抜 (zeinuki) = 税前价,还得加钱。
- 税込 (zeikomi) = 税后价,标多少付多少。
- 购物秘诀:找“税込”这个词,它代表最终价格。
- 省钱小窍门:买吃的喝的,告诉店员你要“持ち帰り”(mochikaeri / 带走),享受8%的轻减税率。
希望这个解释能帮到你!以后在日本购物,看到这两个词就不会再一头雾水啦。祝你买买买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