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人工智能何时能在智力上全面超越人类?

Kathy Aumann
Kathy Aumann

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有点像在讨论“我们什么时候能星际旅行”一样,有的人觉得近在眼前,有的人觉得还早得很。

首先,我们得把“智力”这事儿拆开看。

在某些“单项”上,AI其实早就超过人类了。比如:

  1. 计算和记忆:这方面没得比。任何一台普通电脑的计算速度和信息存储量,都远远超过最强的人类大脑。我们现在已经离不开计算器和搜索引擎了。
  2. 特定技能:在很多有明确规则和目标的领域,AI也表现得比大多数人、甚至比专家还好。比如下围棋的AlphaGo,现在顶尖的AI绘画工具,或者一些分析医疗影像、发现早期病变的AI,它们在自己的“专业”里,已经是超人水平了。

但你问的是“全面”超过,这就触及到了最核心的难点,也就是通用人工智能(AGI)

通用人工智能,指的是像人一样,拥有常识、会推理、能灵活适应全新环境、有创造力、甚至有自我意识和情感。这和上面说的“单科技能”完全是两码事。

一个三岁小孩知道,手里的苹果可以吃,但手机不能吃;看到乌云密布,他会想到可能要下雨。这种看似简单的常识和推理能力,对目前的AI来说却是天大的难题。AI需要通过学习天文数字量级的数据才能“总结”出一些规律,而人类小孩只需要很少的例子就能举一反三。

所以,关于“全面超过人类”的时间点,现在主要有几派观点:

  • 乐观派:一些顶尖的科技领袖和未来学家(比如雷·库兹韦尔)认为,这个“奇点”很快会到来,可能在2045年左右。他们相信技术会加速发展,很快就能突破瓶颈。
  • 谨慎派:很多神经科学家和AI研究者认为,这事儿没那么简单。因为我们连人类自己的大脑是怎么产生意识和智慧的都还没搞清楚,想凭空造一个出来就更难了。他们觉得可能需要一个世纪,甚至更久。
  • 怀疑派: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机器可能永远无法真正拥有和人类一样的意识和理解力。AI的“智能”和人类的“智能”可能根本不是一回事,它或许能在所有任务上都做得比人好,但它依然没有真正的“理解”和“感受”。

总的来说,我觉得与其去猜一个具体的年份,不如把关注点放在当下。AI技术正以我们肉眼可见的速度融入生活,它就像一个新的“物种”开始和我们共存。怎么和它协作,怎么利用它来解决现实问题(比如攻克疾病、应对气候变化),以及怎么建立规则来避免它被滥用,这些可能是比“它什么时候能全面超越我们”更重要、也更紧迫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