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游业中,Airbnb上的特色房源和个性化体验是如何构成住宿市场的“长尾”的?
好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来用大白话给你解释一下。
简单聊聊:为什么说Airbnb创造了住宿业的“长尾”?
想象一下我们去逛一个大超市,比如沃尔玛或者家乐福。
-
超市的畅销区(头部):货架上最显眼的位置,摆放着可口可乐、康师傅方便面、海飞丝洗发水这些大家都知道的品牌。它们销量巨大,是超市收入的主要来源。这就是市场的“头部”。
-
超市的冷门区(尾巴):在超市某个不起眼的角落,你可能会发现一些很特别的东西,比如:一瓶来自某个小国家的手工辣酱、一个本地作坊生产的无添加酸奶、或者一种非常小众的进口麦片。买这些东西的人不多,每一种的销量都很低。但如果你把所有这些“冷门商品”的销售额加在一起,你会惊讶地发现,它们的总和可能比那些超级畅销品还要多!这片种类繁多但单品销量不高的区域,就是“长尾”。
现在,我们把这个概念套用到旅游住宿市场上。
在Airbnb出现之前,住宿市场是这样的(“头部市场”)
在没有Airbnb的时代,我们出去旅游住哪里?
- 选择很有限:基本上就是各种星级酒店(比如希尔顿、万豪、洲际)或者连锁经济型酒店(比如汉庭、如家)。
- 体验很标准:无论你在北京还是在纽约,住进同一品牌的酒店,房间的布局、床品、早餐、服务都差不多。这就像货架上的可口可乐,品质稳定,但没什么惊喜。
- 满足大众需求:这些酒店满足了大多数人对“安全、干净、便捷”的核心需求。它们就是住宿市场的“头部”,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Airbnb来了,然后“长尾”就出现了
Airbnb做了一件颠覆性的事情:它让普通人也能把自己的空房间、整套公寓甚至是一座奇特的房子放到网上出租。这就一下子创造出了一个巨大无比的“长尾”。
这个“长尾”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1. 五花八门的特色房源,构成了长长的“尾巴”
酒店提供的都是标准化的“商品”(房间),而Airbnb提供的是成千上万种独一无二的“非标品”。
想一下你在Airbnb上能找到什么:
- 市中心能俯瞰夜景的公寓
- 郊区带个小院子的温馨小屋
- 森林里的树屋、湖边的船屋
- 一座古老的城堡、一节被改造的火车车厢
- 甚至还有和羊驼做邻居的蒙古包
这些房源中的任何一个,都不可能像一家大酒店那样一年接待几万名客人。它们各自吸引的只是一小撮追求独特体验的游客。但是,把全球几百万个这种“小众”房源的订单量全部加起来,就形成了一个极其庞大的市场。
这就好比,那些小众的手工辣酱虽然卖得不多,但架不住全世界有成千上万种不同的手工辣酱啊!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巨大的“长尾市场”。
2. 个性化的体验,让“尾巴”更有吸引力
“长尾”不仅仅是房子特别,更重要的是体验的个性化。
- 不再是“客人”,而是“像本地人一样生活”:住在酒店,你永远是个游客。但住在Airbnb,房东可能会告诉你家楼下哪家面馆最地道,哪条小路散步最舒服,哪个菜市场最新鲜。你体验的是一种融入当地的生活。
- 人情味和故事:酒店提供的是标准化的服务,而Airbnb的房东提供的是带有个人色彩的招待。你可能会和房东聊聊天,听听他/她的故事,这种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是酒店无法给予的。一个热情好客的房东,本身就是旅行体验的一部分。
- 满足特定需求:一个带全套厨具和烤箱的房子,可以满足家庭出游做饭的需求;一个有超大工作台和高速网络的房间,吸引了需要远程办公的数字游民。这些细分的需求,在标准化的酒店里很难被完美满足。
总结一下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 酒店(头部):满足了大众对标准化、可靠性的需求。它们是住宿市场的“畅销品”。
- Airbnb(长尾):通过汇集无数特色房源和个性化体验,满足了人们对独特性、本地文化和人情味的向往。它把那些原本零散的、非标准的住宿资源整合起来,创造了一个庞大而充满活力的“长尾市场”。
Airbnb并没有完全取代酒店,而是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赛道。它让那些不想再喝“可口可乐”,而去寻找“手工辣酱”的旅行者,有了无穷无尽的选择。这就是它如何构成了住宿市场的“长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