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诈骗、传销与庞氏骗局如何影响公众对价值的认知?

Leo MBA.
Leo MBA.
Digital currency investor.

没问题,这事儿聊起来其实挺有意思的,我尽量用大白话跟你说说我的看法。

这些骗局,不管是比特币诈骗、传销还是庞氏骗局,它们对我们普通人怎么看待“价值”这件事,影响是釜底抽薪式的,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

1. 把“价值”和“快速暴富”划上了等号,模糊了投资和赌博的边界。

咱们想想,一个东西为什么有价值?可能是因为它有用(比如房子能住),可能是因为它稀有(比如钻石),也可能是因为它能提高效率(比如一项技术)。这是一个需要理解和研究的过程。

但骗子们不跟你聊这些。他们只会告诉你:“买我们的XX币,下个月翻3倍!”“跟着我们投资,每月稳赚30%!” 他们用一个极其诱人的结果,直接跳过了所有关于“价值”的讨论。

久而久之,很多人,尤其是刚接触这个领域的人,脑子里就会形成一个错误的印象:凡是跟比特币、加密货币沾边的东西,就应该是能让人一夜暴富的。他们不再关心这个技术解决了什么问题,团队靠不靠谱,未来的应用前景在哪。他们只关心一件事:这个东西明天能涨多少?

这就把一个本该是价值投资(或者至少是高风险投资)的东西,硬生生变成了买彩票。大家不再去寻找价值,而是在寻找下一个能暴涨的“代码”。对价值的认知,从“它为什么值钱”变成了“它能不能让我快速赚钱”。

2. 让人们混淆了“价格”和“价值”这两个根本不同的东西。

这是一个很核心的问题。骗子们最擅长的一招就是“制造价格”。

你想想传销币或者资金盘是怎么玩的?早期的人投钱进来,项目方拿后进来的人的钱,分给前面的人当“利息”,同时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把这个币的价格拉得很高。

这时候,新来的人看到价格曲线“蹭蹭”往上涨,就会产生一个错觉:“哇,这个东西价格涨得这么猛,肯定很有价值!” 这就是典型的FOMO(Fear of Missing Out,害怕错过)心态。

他们没意识到,这个价格是虚假的,是左手倒右手凭空造出来的,背后没有任何东西支撑。它就像沙滩上盖的城堡,看起来很漂亮,但潮水一冲就没了。而真正的价值,应该是城堡下面的地基。

当骗局崩盘,价格归零时,很多人会特别懵,他们会觉得“价值”这个东西是虚无缥缈、不可信赖的。实际上,他们从一开始看到的就是一个被操控的“价格”,而不是真正的“价值”。

3. “一竿子打死一船人”,严重污染了整个行业的声誉。

这一点是最让人无奈的。你想想,你一个亲戚,因为听信了一个所谓的“比特币挖矿”传销,结果血本无归。他以后会怎么跟别人说?他不会说“我参与了一个打着比特币旗号的庞氏骗局”,他只会说“比特币是骗人的!千万别碰!”

这就好比有人用金字招牌去卖假货,结果大家不骂那个卖假货的人,反而觉得“金子”本身就是个坏东西。

这些骗局,就像是附着在比特币和整个加密货币行业上的寄生虫。它们利用了比特币的知名度和普通人对新技术的陌生感,来进行诈骗。结果就是,很多本来可以去了解这项技术的人,因为听了太多负面新闻,直接把它拉黑了。

这导致公众对“价值”的认知产生了巨大的偏见。一提到比特币,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不是“去中心化”、“数字黄金”、“抗通胀”,而是“诈骗”、“洗钱”、“泡沫”。整个行业所探索的潜在价值,都被这些负面的标签给掩盖了。

总结一下:

这些骗局就像哈哈镜,把“价值”这个概念给彻底照扭曲了。

  • 它让人们觉得,价值不需要基本面支撑,只需要一个能暴富的故事。
  • 它让人们把被操控的“价格”当成了真正的“价值”,失去了判断力。
  • 它让整个新兴技术领域蒙上了污名,使得真正的价值探索变得更加困难,也让公众的认知停留在恐惧和偏见上。

所以,学会区分什么是真正的技术探索,什么是打着技术旗号的骗局,是我们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应该提升的“金融素养”之一。不然,真的很容易被那些天花乱坠的故事带到沟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