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Development(前身为Google X)是一个怎样的部门?它体现了公司怎样的创新精神?

Anthony Smith
Anthony Smith
Venture capitalist and startup mentor for over a decade.

你可以把X想象成谷歌(现在是其母公司Alphabet)内部的一个超级神秘的“未来实验室”或“梦想加工厂”。

这个部门的目标不是去优化一下谷歌搜索,或者给安卓系统加个小功能。它的任务是去解决那些能影响全人类的巨大问题,而且提出的解决方案通常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里的东西。他们管这个叫“登月计划”(Moonshot),意思是不是只追求好10%,而是要好上10倍,甚至彻底改变游戏规则。

比如我们现在听说的:

  • Waymo:最早就是X搞出来的自动驾驶汽车项目。
  • Loon:用巨大的热气球给偏远地区提供互联网,后来项目中止了。
  • Wing:用无人机送快递。
  • Google Glass:智能眼镜,也是从这里诞生的。

这些项目在刚提出来的时候,听起来都像是天方夜谭。


至于它体现了公司怎样的创新精神,这才是X部门最核心、最值得玩味的地方:

  1. 鼓励“异想天开”:它从制度上就在鼓励员工去思考那些最大胆、最疯狂的想法。解决大问题,而不是小麻烦,是这个部门的基因。他们认为,解决一个巨大难题所耗费的精力,和解决一个小问题其实差不多,那为什么不干脆去挑战那个大的呢?

  2. 拥抱失败,甚至奖励失败:这一点非常反直觉,但却是精髓。在X,一个团队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尽快、尽早地证明自己的项目是“行不通”的。他们会先去攻击项目中最难的那个环节,如果发现存在无法逾越的障碍,项目就会被立刻砍掉。而这个“杀死”了项目的团队,不但不会被惩罚,反而可能得到奖金或表扬,因为他们为公司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这种“快速失败、聪明失败”的文化,让大家敢于放手一搏,不用担心失败了会丢饭碗。

  3. 跨学科的碰撞:X会把机器人专家、人工智能科学家、时尚设计师、材料学家等各种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凑在一起。他们相信,真正的颠覆性创新,往往发生在不同知识领域的交叉点上。

总而言之,X部门代表的创新精神就是:瞄准最宏大的目标,用最疯狂的思路去尝试,并且建立一个能让大家“不怕失败、早点失败”的安全环境。 它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研发部门,更像是一个结合了风险投资的敏锐和顶尖科学家好奇心的“创新孵化器”。那些最终能从X“毕业”的项目,就会成为一个独立的公司(比如Waymo),自己去闯荡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