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hony Smith
Anthony Smith
Venture capitalist and startup mentor for over a decade.
哥们,这问题太经典了,可以说每个想自己做点东西的工程师,都曾在深夜里这样问过自己。我刚开始做自己的小产品时,也天天琢磨这事儿,生怕自己一顿操作猛如虎,结果只是感动了自己。
首先,咱们得弄明白一件事:“造轮子”本身不是问题,问题是“造一个没人愿意用的轮子”。
你看,世界上已经有那么多车了,为什么每年还有新款车发布?为什么已经有那么多餐厅了,还是有人开新餐厅?因为总有人觉得,现有的车不够快、不够省油、不够好看,或者太贵;现有的餐厅,菜不好吃、环境不好、服务太差。
他们不是在发明“车”或“餐厅”,而是在做一个更好或者更不一样的车和餐厅。
所以,别先问是不是在“造轮子”,先问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1. 你这个“轮子”,想给谁用? 这个问题最关键。你是不是发现了一群特定的人,他们现在的“轮子”用着特别不爽?
- 也许是现有的工具对他们来说太复杂了,像给普通人一个F1赛车的方向盘。
- 也许是太贵了,他们消费不起。
- 也许是功能太多太臃肿,他们只想要一个简单清爽的。
- 也许是设计太丑了,他们忍不了。
如果你能找到这样一群人,并且你的“轮子”正好解决了他们的不爽,那这事儿就有戏。怕就怕你说“我这个轮子谁都能用”,这往往等于“谁都不会用”。
2. 你的“轮子”,到底“新”在哪? 你不需要做出一个惊天动地的发明。很多成功的产品,只是在某个点上做到了极致。
- 体验更好? 是不是比别人的更流畅、更简单、更好看?用户用起来心情愉悦?
- 场景更专? 是不是专门解决某个非常细分场景下的问题?比如,不是做一个通用的笔记软件,而是做一个专门给程序员写代码片段的笔记软件。
- 价格更低? 这个最直接,但也要考虑怎么持续。
- 一种新的组合? 把A和B两个不相关的东西,用一种巧妙的方式结合起来,产生奇效。
只要有一个点,你能比现有市场上的所有“轮子”都做得明显更好,你就有了存在的价值。
3. 如何验证“没人需要”这个假设? 千万别自己闷头干两年,然后指望一上线就一鸣惊人。这是最大的误区。
- 别写代码,先去聊。 找到你认为会用你产品的那些人,跟他们聊。别问“我给你做个这个,你用不用?”,没人会说真话。你要问他们“你现在遇到XX问题时,是怎么解决的?”,听他们吐槽,看他们痛苦。如果他们的痛苦真实存在,而且你正好能解决,那就对了。
- 做个“能跑就行”的丑东西。 用最快的速度,实现最核心的那个功能,做一个最小可行产品(MVP)。界面可以丑,功能可以少,但必须能解决那个最痛的点。
- 把它丢出去。 把这个“丑东西”给你最初聊过的那几个人用,看他们是不是真的愿意用,是不是用完还想用,甚至愿意给你提意见。他们的行为,比任何口头承诺都重要。
最后,就算最后真的没人用,又怎样呢? 对于我们工程师来说,完整地做一个产品,从想法到实现再到推广,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你学到的东西,远比你写几行代码要多得多。这经验会让你在未来的路上,无论是继续创业还是打工,都更有价值。
所以,别怕造轮子。怕的是你闭门造车,还不敢把车开出去让别人试试。大胆去做,快速验证,享受这个过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