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K 大河剧《マッサン》如何带动威士忌热潮?

Martine Marchand
Martine Marchand
Renowned whisky sommelier and spirits critic.

啊,说起《マッサン》(阿政)这个剧,那可真是个现象级的例子。不过首先得小小纠正一下,它其实是NHK的晨间剧(朝ドラ),而不是大河剧。这一点还挺关键的,因为晨间剧是每天早上播,观众主要是家庭主妇和普通民众,覆盖面超广,更容易在社会上形成话题。

这部剧之所以能点燃威士忌热潮,我觉得主要是靠下面这几点,说得通俗点就是:

1. 讲了一个“有温度”的故事,而不是冷冰冰的产品介绍

很多人在看剧之前,可能觉得威士忌就是一种“大叔喝的酒”,有点距离感。但《マッサン》没跟你讲那些复杂的酿造工艺和风味品鉴,它讲的是一个非常动人的爱情故事和创业故事。

  • 故事核心是人情味: 主角“阿政”(原型是日本威士忌之父竹鹤政孝)为了梦想跑到苏格兰学艺,还带回了一个苏格兰媳妇“爱莉”(原型是他的妻子Rita)。这本身就很有戏剧性。一个固执的日本匠人,一个开朗坚韧的外国妻子,他们俩怎么在日本这个陌生的环境里,克服文化差异、资金困难、战争影响,一步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威士忌蒸馏所。这个过程充满了梦想、坚持和夫妻间的扶持。观众看的是他们的奋斗史,威士忌只是他们梦想的载体。

  • 情感代入感强: 每天15分钟,观众跟着主角夫妇一起哭一起笑,看着他们从一无所有到酿出第一桶威士忌,那种感动是真实具体的。于是,威士忌在观众心里就不再是一瓶普通的酒了,它变成了“阿政和爱莉梦想的结晶”。

2. 把威士忌“浪漫化”和“人格化”了

电视剧把酿酒的过程拍得特别有匠人精神,充满了美感。看着琥珀色的液体在橡木桶里慢慢熟成,听着主角念叨“威士忌是需要时间来孕育的”,你会觉得这不仅仅是生产,更像是在养育一个孩子。

  • 赋予了威士忌灵魂: 剧中,阿政对威士忌品质的偏执追求,爱莉在背后默默的支持,都让这杯酒充满了故事性。观众喝的仿佛不是酒,而是这对夫妇的人生。这就让威士忌变得特别“有格调”,喝它成了一种有品位、有故事的行为。

3. 引发了“圣地巡礼”和体验式消费

剧中的主要场景,原型就是竹鹤政孝创办的Nikka(日果)威士忌的“余市蒸馏所”。

  • 带动旅游: 电视剧火了之后,无数观众涌向北海道的余市蒸馏所参观,想亲眼看看阿政和爱莉生活和奋斗过的地方。这种“圣地巡礼”直接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
  • 促进销售: 到了现场,看到剧中出现过的蒸馏器、闻到空气中弥漫的麦芽香,谁能忍住不买几瓶酒当纪念品呢?主角原型命名的“竹鹤”系列、以及“余市”单一麦芽威士忌,销量直接爆炸,甚至卖到全球断货,价格也一路飙升。

4. 拓宽了消费群体

晨间剧的观众里有大量的女性。爱莉这个角色非常讨喜,她独立、坚强又温柔,很多女性观众因为喜欢她,也开始对威士忌产生了兴趣。她们发现,威士忌不只是男人的专利,加冰、兑水、或者做成Highball(威士忌苏打),女生喝起来也别有风味。这一下就打开了全新的市场。

总而言之,《マッサン》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没有把威士忌当成一个商品去推销,而是把它融入到一个普通人都能共情的、关于梦想和爱情的动人故事里。先用情感打动你,让你爱上这对夫妇,然后再通过他们的故事,让你不知不觉地爱上他们为之奋斗一生的威士忌。这比任何硬广都管用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