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becca Wilson
Rebecca Wilson
AI ethics researcher, passionate about humanoids
好的,关于人形机器人能不能有财产和签合同这事儿,咱们聊聊大白话。
人形机器人能拥有自己的财产吗?能签合同吗?
这么说吧,目前来看,答案是:不能。
这听起来可能有点奇怪,毕竟我们看的科幻电影里,机器人好像啥都能干。但现实世界的法律,跟电影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核心问题:它在法律上算“人”吗?
要理解这个问题,得先明白一个法律上的概念,叫**“法律主体资格”**。
听着挺绕口,其实很简单。就是说,法律只承认两种“东西”可以拥有权利(比如有财产)和承担义务(比如还贷款):
- 自然人:就是我们这些活生生的人,从出生到死亡,天生就有这个资格。
- 法人:比如公司、政府机构、基金会等。它们不是真人,但法律把它们“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所以叫“法人”。它们可以有自己的银行账户、买大楼、签合同。
你看,这里面没有“机器人”这个选项。
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不管一个机器人多么智能,多么像人,它的法律地位本质上跟你的手机、汽车或者家里的冰箱是一样的,都属于**“物”**,也就是财产的一种。
那么,为什么不能拥有财产和签合同?
-
关于财产:
- 一个“东西”是不能拥有另一个“东西”的。这就好比,我们不能说“我的汽车拥有了一个车库”,这个车库的产权人肯定是你,而不是你的车。
- 同理,一个机器人,哪怕它“挣”了钱,或者它“使用”着某个设备,这些财产的真正主人也不是它,而是它的所有者(某个个人或某个公司)。
-
关于合同:
- 合同是白纸黑字的法律约定,签了就要负责。如果你违约了,对方可以告你,让你赔偿。
- 让一个机器人去“负责”?这事儿就麻烦了。如果它签的合同出了问题,我们是该罚它不准充电,还是把它拆了?法律上没法操作。
- 所以,当一个机器人(比如一个自动售货机或者网购平台的AI)在“执行”一个交易时,它其实只是一个工具。跟你签合同、对你负责的,是它背后的主人——那个公司。
未来的可能性?
当然,你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前沿,现在全世界的法律专家也都在讨论。
随着AI越来越高级,未来会不会出现一种新的法律身份,比如**“电子人”(Electronic Person)**,给那些高度自主的AI或机器人一个特殊的法律地位?
这完全有可能。但要走到那一步,需要解决一大堆超级复杂的问题:
- 如果机器人犯错了,谁来承担责任?是它的主人、制造商,还是它自己?
- 如果它自己能承担责任,那它是不是也得纳税?
- 如果它能拥有财产,那它“死亡”(被销毁)后,财产谁来继承?
这些问题目前都还没有答案。所以,至少在可见的未来,人形机器人还只是人类的财产和工具,无法以自己的名义拥有财产或签订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