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格为何反对依赖直觉做决策?
芒格为何反对依赖直觉做决策?
查理·芒格之所以强烈反对依赖直觉进行决策,其核心原因在于他对人类认知固有的、系统性的缺陷有着极为深刻的洞察。他认为,所谓的“直觉”或“感觉”,在大多数情况下,并非什么神秘的第六感,而是未经检验的、被各种认知偏误所劫持的快速思维。
芒格的整个思想体系,尤其是他著名的“人类误判心理学”,就是对这一观点的系统性阐述。他反对依赖直觉,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关键点:
1. 直觉是认知偏误的温床
芒格花费了数十年时间,总结出了25种“人类误判心理学”倾向。这些心理倾向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思维捷径,它们在远古时代或许有助于生存,但在现代复杂的金融和商业世界中,却往往导致灾难性的错误。
所谓的“直觉”,常常是这些偏误在背后作祟的表现:
- 喜好/厌恶倾向 (Liking/Loving & Disliking/Hating Tendency): 你的“直觉”告诉你某家公司很好,可能仅仅因为你喜欢它的产品或CEO,而不是基于对其财务状况和商业模式的客观分析。反之亦然。
- 可得性偏误 (Availability-Misweighing Tendency): 你“直觉”上认为某个行业前景广阔,可能只是因为媒体最近频繁报道它的成功案例,而忽略了大量的失败案例。
- 确认偏误 (First-Conclusion Bias): 一旦你凭“直觉”形成一个初步判断,你的大脑会不自觉地去寻找支持这个判断的证据,而忽略所有相反的证据。这使得纠正最初的直觉错误变得极其困难。
- 社会认同倾向 (Social-Proof Tendency): 当市场狂热时,你的“直觉”会告诉你“大家都这么做,肯定没错”,从而跟风买入高估的资产。这其实是群体压力的产物,而非独立思考。
- 过度自信倾向 (Overconfidence Tendency): 尤其是在取得一些成功后,人们的“直觉”会变得异常自信,认为自己可以轻松预测未来,从而承担了远超自己能力的风险。
对于芒格来说,依赖直觉就是放任这些认知偏误自由驰骋,这在投资这种需要极度理性和客观的领域是致命的。
2. 芒格推崇的解药:思维模型格栅 (Latticework of Mental Models)
芒格认为,对抗直觉和认知偏误的唯一有效武器,是一个强大、跨学科的“思维模型格栅”。
- 单一视角的危险: 依赖直觉,本质上是用一个或少数几个你最熟悉的、固化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就像那句谚语:“在手里拿着锤子的人看来,世界就像一颗钉子。”
- 多模型分析的威力: 而思维模型格栅要求你从不同学科(心理学、物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历史学等)的重要理论中汲取智慧,用一张“网”去捕捉现实的复杂性。例如,在分析一家公司时,你不仅要用会计学的模型看财报,还要用心理学的模型分析其管理层和企业文化,用经济学的模型看其护城河,用物理学的模型(如断裂点理论)看其潜在风险。
这个过程是反直觉的。它要求的是缓慢、刻意、严谨、系统化的思考(即丹尼尔·卡尼曼所说的“系统2思维”),而不是直觉式的、快速的、情绪化的“系统1思维”。
3. 投资领域的特殊性:一个“恶劣”的学习环境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直觉在某些领域是有效的。比如,经验丰富的消防员、棋手或飞行员,他们的直觉往往非常准确。这是因为他们处在一个“友好”的学习环境中:
- 规则明确且稳定。
- 有大量重复练习的机会。
- 能得到即时、准确的反馈。
然而,投资领域是一个典型的“恶劣”学习环境:
- 规则不明确且总在变化。
- 反馈是延迟的、充满噪音的。 你今天买入一只股票,可能要等几年才知道结果。
- 运气和实力难以区分。 一次成功的投资,可能是因为你眼光独到,也可能纯粹是运气好。
在这样的环境下,依赖“直觉”去总结经验,极易把运气当成能力,把随机性当成规律,从而形成错误且有害的“投资直觉”。
4. 芒格的工具箱:清单和逆向思维
为了强制自己和他人摆脱直觉的陷阱,芒格极力推崇使用一些机械化的工具:
- 检查清单 (Checklists): 就像飞行员起飞前必须逐项检查一样,芒格认为投资者在做决策前,也应该有一个清单,系统性地检查所有重要的方面(如财务状况、估值、护城河、管理层、竞争格局、认知偏误等),确保没有因为“直觉”而忽略致命的缺陷。
- 逆向思维 (Invert, Always Invert): 直觉往往引导我们思考“如何才能成功?”。而芒格要求我们反过来想:“什么会导致这件事彻底失败?” 这种方法能帮助我们专注于风险,发现那些被乐观直觉所掩盖的潜在问题。
结论
总而言之,芒格反对依赖直觉,并非否定人类所有的快速判断能力,而是基于一种深刻的现实主义和对人类认知脆弱性的清醒认识。他认为,在投资等高风险、高复杂性的决策领域,“直觉”往往是“无知”和“偏见”的代名词。
他所倡导的整个智慧体系——思维模型格栅、检查清单、逆向思维——都是为了构建一个理性的、强大的决策框架,以对抗并取代那个充满缺陷、极不可靠的“直觉”。他的目标不是追求短暂的“灵光一闪”,而是通过避免愚蠢来获得长期的、可持续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