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芒格如何解释“权威偏误”?请举例说明。
查理·芒格如何解释“权威偏误”?请举例说明。
查理·芒格在他著名的“人类误判心理学”演讲中,将“权威偏误”称为**“权威-错误影响倾向”(Authority-Misinfluence Tendency)**。他认为这是人类心智中最强大、最根深蒂固的心理倾向之一,其核心在于:人类社会天生就有一种遵循领袖的倾向,人们会过度相信和服从权威人物的意见,哪怕这些意见是错误的。
芒格的解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层面:
-
进化与社会根源:芒格认为,这种倾向源于人类的进化过程。在早期社会,等级分明的权力结构和对领袖的服从,对于资源分配、集体狩猎和抵御外敌至关重要。一个有明确领袖并能高效执行命令的部落,其生存概率远高于一盘散沙的部落。因此,“听从权威”作为一种生存捷径,被写入了我们的基因和文化中。
-
心智捷径与认知懒惰:在复杂的现代社会,我们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成为专家。因此,依赖权威(如医生、律师、科学家)的判断是一种高效的认知捷径,可以节省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当这种捷径变成一种不假思索的自动反应时,危险就随之而来。我们停止了独立思考,将判断的责任完全外包给了权威。
-
权威的象征:芒格特别指出,触发这种偏误的不仅仅是权威人物本身,还包括其象征符号,例如:头衔(博士、CEO、将军)、制服(白大褂、警服)、昂贵的西装、豪华的办公室等。这些外部符号会强化权威的地位,让我们更容易放弃批判性思维。
-
“Lollapalooza效应”的催化剂:芒格强调,权威偏误很少单独起作用,它常常与其他心理偏误结合,形成强大的“Lollapalooza效应”(多种偏误叠加产生的极端后果)。例如,当权威人物的观点得到**社会认同(Social Proof)**的加强时(“大家都这么认为”),其说服力会呈指数级增长,导致群体性的非理性行为。
芒格引用的经典案例
芒格喜欢用一些极端的、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来说明权威偏误的巨大威力。
案例一:米尔格拉姆实验(The Milgram Experiment)
这是芒格最常引用的心理学实验,用以说明权威的恐怖力量。
- 实验过程:实验中,一个扮演“老师”的普通参与者,被一个穿着白大褂、代表“权威”的实验人员命令,对隔壁房间里一个扮演“学生”的演员施加电击。每当“学生”答错问题,“老师”就需要增加电击的电压。尽管“学生”会发出痛苦的尖叫、求饶甚至最后归于死寂,但在权威实验人员冷静地命令“请继续”、“实验要求你继续”之下,大多数参与者都服从命令,施加了他们认为足以致命的最高电压。
- 芒格的解读:这个实验赤裸裸地揭示了,一个看似普通的、有道德感的人,在权威的命令下,会做出多么违背自己良知和理性的事情。权威的存在,让参与者将行为的道德责任转移到了实验人员身上,自己则变成了执行命令的工具。
案例二:“机长综合症”与飞行安全(Captainitis and Aviation Safety)
航空业是权威偏误导致灾难性后果的典型领域。
- 问题描述:在早期的航空业中,机长的权威是绝对的。许多空难事故的调查发现,副驾驶或飞行工程师明明已经发现机长犯下了致命的错误,但由于敬畏或害怕机长的权威,他们不敢或不愿提出有力的质疑,最终导致机毁人亡。这种现象被称为“机长综合症”(Captainitis)。
- 芒格引用的例子:芒格曾提到联邦快递705号航班劫机事件。一名心怀不满的飞行工程师试图劫持飞机并制造坠机,他用锤子重创了机长、副驾驶和另一位工程师。在搏斗中,幸存的机组成员发现,即使在生死关头,那位被袭击的工程师仍然因为长期形成的服从习惯,下意识地去帮助作为“机长”的劫匪(尽管他知道劫匪是错的)。
- 解决方案:为了对抗这种偏误,现代航空业引入了**“机组资源管理”(Crew Resource Management, CRM)**系统。该系统强制要求并鼓励所有机组成员,无论级别高低,都要对飞行安全负责,并有责任和义务清晰地、毫不含糊地指出机长的任何潜在错误。这正是芒格所倡导的“建立制衡权威的系统”。
案例三:投资与商业决策
在芒格最熟悉的投资和商业领域,权威偏误同样普遍。
- 盲从“明星分析师”:在牛市中,一些“明星分析师”或“股神”被媒体和公众捧上神坛。他们的推荐报告或只言片语,都会被无数投资者奉为圭臬,不加分析地盲目跟从。投资者放弃了独立研究公司基本面的责任,仅仅因为“某某权威也买了”。当泡沫破裂时,这些投资者往往损失惨重。
- 顺从有魅力的CEO:一个充满个人魅力、过往业绩辉煌的CEO,很容易在董事会和公司内部建立起绝对权威。在这种氛围下,没有人敢于质疑其激进的扩张战略或有问题的财务操作。安然(Enron)公司的倒闭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其领导层利用自己的权威地位,掩盖了巨大的财务黑洞,最终导致公司破产。
如何防范和应对权威偏误?
根据芒格的智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建立核查清单(Checklist):芒格是核查清单的忠实拥护者。在做重要决策时,特别是当这个决策受到权威人士影响时,要用清单来强迫自己进行独立和批判性的思考。问自己:“这个权威在这个特定领域真的是专家吗?”“他的论证过程和证据是什么?”“是否存在利益冲突?”
-
挑战权威,鼓励异议:无论是在组织内部还是个人思考中,都要有意识地营造一种“挑战权威”的文化。像航空业的CRM系统一样,建立制衡机制,让不同意见能够被安全地提出来。
-
回归基本原则(First Principles):不要因为是权威说的,就直接接受其结论。要回归到问题的本源,用最基础的、不证自明的公理来审视整个逻辑链条是否坚固。
通过深刻理解“权威-错误影响倾向”的运作方式和威力,并有意识地建立对抗它的心智和制度模型,我们才能在决策中减少重大失误,做出更理性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