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为什么'洗脑'广告令人反感却效果显著?

创建时间: 8/6/2025更新时间: 8/17/2025
回答 (1)

哈哈,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脑白金”这广告简直是咱们这代人的共同记忆,又烦人又上头,对吧?

其实,这类广告的成功,恰恰是因为它利用了我们大脑和心理的一些“Bug”。它并不是想让你爱上这个广告,而是用一种近乎“暴力”的方式,把品牌信息刻在你的脑子里。

下面我给你拆解一下,为什么它这么烦人,却又这么管用。

1. 核心武器:简单、重复、再重复!

你想想看,脑白金的广告词是什么?“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就这么一句,翻来覆去地播。

  • 大脑喜欢偷懒: 人的大脑其实很懒,不喜欢处理复杂信息。这种简单、押韵、有节奏的广告词,就像一首神曲,你可能不喜欢,但旋律已经在你脑子里单曲循环了,记忆成本非常低。
  • 曝光效应(Mere-exposure effect): 这是心理学上一个很经典的理论。简单说就是,一个东西你看得越多,你就会觉得它越熟悉,越熟悉你就会越偏爱它。哪怕你一开始很讨厌它,但当你在超市货架上看到几十种保健品时,你的大脑会下意识地告诉你:“哦,这个‘脑白金’我认识,天天在电视上见,应该是个大牌子,靠谱点。” 你看,好感度不重要,熟悉度才是关键。

2. 给你一个明确的“购买指令”

这招非常高明。脑白金的广告没有长篇大论地介绍它的成分和功效,而是直接给你创造了一个消费场景,并给出了解决方案。

  • 问题: 过年过节要给长辈送礼,送什么好呢?这是一个让很多人头疼的社交难题。
  • 答案: 广告直接告诉你——“收礼只收脑白金”。

它把“过节送礼”这个行为和“脑白金”这个产品牢牢地捆绑在了一起。当你真的遇到这个难题时,那个被重复了无数遍的答案就会自动从你脑海里蹦出来。它成了一个“应急预案”,一个“默认选项”。

3. 放弃“美誉度”,追求“知名度”

传统广告追求的是让观众喜欢品牌,产生好感。但“洗脑广告”走的是另一条路。

在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让消费者“记住你”比“喜欢你”更重要,也更直接。

  • 好感度(美誉度): 培养起来很慢,要花很多钱拍精美的广告,讲动人的故事,效果还不一定好。
  • 记忆度(知名度): 用“洗脑”的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用最低的创意成本,达到最大的记忆效果。

脑白金、恒源祥(羊羊羊)、BOSS直聘等都是这个路子的忠实玩家。它们宁愿被你吐槽、被你骂,也不愿被你忘记。因为在商业世界里,被遗忘才是最可怕的

4. 引发讨论,二次传播

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现在就在讨论这个广告?

一个广告如果做得平平无奇,你看完就忘了。但一个广告如果“烦”到极致,或者“尬”到出圈,反而会成为大家吐槽和玩梗的对象。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XXX”这个句式,被网友们改编成了无数个版本。每一次吐槽、每一次玩梗,都是在为“脑白金”这个品牌做免费的二次传播,进一步加深了它在人们脑中的印象。


总结一下

所以,这类“洗脑广告”的成功秘诀可以归结为:

它不跟你谈感情,只跟你搞记忆。

它用最简单粗暴的重复,让你产生熟悉感;再给你一个清晰的购买指令,解决你的特定难题。最终,它成功地放弃了你的“喜爱”,却换来了你购物时最宝贵的“优先选择权”。

从传播效果来看,这无疑是一次教科书级别的成功营销。虽然作为观众,我们还是会觉得——它真的好烦啊!

创建时间: 08-08 21:28:41更新时间: 08-10 02:0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