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日本威士忌协会的新规如何规范市场?

Raghav Sharaf
Raghav Sharaf
Global whisky writer and tasting competition judge.

好的,我们来聊聊这个事儿。

你想想看,在2021年之前,日本威士忌市场有点像个“西部世界”,挺乱的。为啥这么说呢?因为当时对于“什么是日本威士忌”根本没有一个明确的法律规定。

这就导致了很多“钻空子”的情况。比如,有些酒厂从苏格兰、加拿大这些地方进口便宜的威士忌原酒,运到日本,可能只是兑点水、装个瓶,贴上一个很有日本风味的标签,有时甚至还会用一些日本地名来命名,然后就堂而皇之地当做“日本威士忌”来卖。

这对消费者来说,简直就是个坑。你花了大价钱,以为买到的是凝聚了日本匠人精神的纯正威士忌,结果到头来可能喝的是“进口组装货”,那感觉就像你买了个号称是瑞士产的手表,结果发现机芯和零件都是从别的地方来的,只是在瑞士拧了个螺丝。这不仅让消费者觉得被骗了,长远来看,更是在砸“日本威士忌”这块金字招牌。

所以,2021年,日本洋酒酒造组合(你可以理解为日本最重要的酒业协会)看不下去了,终于出手,颁布了一套新规。这套规定虽然不是国家法律,但因为几乎所有叫得上名字的大酒厂都是这个协会的成员,所以它的约束力非常强,基本上就是行业金标准了。

这个新规的核心,说白了,就是做了个“身份认证”,给“日本威士忌”这五个字划了一条非常清晰的红线。它规定,你想在酒瓶上正大光明地标明自己是“Japanese Whisky”(日本威士忌),就必须满足以下几个硬性条件:

  1. “血统”必须纯正: 从麦芽糖化、发酵到蒸馏,这一系列最核心的酿造步骤,必须在日本国内的蒸馏厂完成。而且,酿造用的水也必须是日本本地的水。这就直接堵死了进口原酒来“贴牌”的路。
  2. “成长环境”必须在日本: 蒸馏出来的酒,必须在日本国内用木桶陈年至少3年以上。这意味着酒的风味会受到日本独特的四季气候影响,这才是真正的“日本风土”。
  3. “最后包装”也必须在日本: 最后一步,装瓶,也必须在日本国内完成。这就防止了原酒在日本陈年后,又被拉到国外去搞什么别的名堂。

那么,这个新规具体是怎么规范市场的呢?

第一,让市场“清爽”了,消费者买得明白了。 新规一出,各种“挂羊头卖狗肉”的酒就不能再叫自己是“日本威士忌”了。你现在去买酒,只要看到酒标上明确写着“Japanese Whisky”,那你就可以放心,它至少在出身和履历上是清白的。 而那些之前打擦边球的酒呢?它们要么就老老实实地改标签,比如著名的Nikka From The Barrel,以前很多人都以为它是纯正的日本威士忌,新规后,它就明确标注自己是“世界调和威士忌”(World Blended Whisky),因为它混合了自家日本和苏格兰的酒厂原酒。这不代表它不好喝,但它让消费者有了知情权,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预算去选择,而不是被误导。

第二,保护了真正做酒的酒厂,也保护了“日本威士忌”的声誉。 对于像山崎、白州、余市、宫城峡这些老老实实从头到尾在日本酿酒的酒厂来说,这个规定是天大的好事。它把那些投机取巧的“假冒伪劣”产品踢出了高端竞争圈,保护了他们的品牌价值。长远来看,全世界的威士忌爱好者会更加信任和推崇真正的日本威士忌,这块金字招牌才能越擦越亮。

第三,促进了市场的良性发展。 新规也倒逼了一些想要进入这个领域的厂商,必须在日本投资建厂,从头开始踏踏实实地酿酒,而不是想着走捷径。这实际上是鼓励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所以,简单总结一下就是:2021年的新规就像一个“正本清源”的过滤器,它把市场上鱼龙混杂的所谓“日本威士忌”筛了一遍,给真正的日本威士忌打上了官方认证。从此,消费者买酒有了明确的参照物,市场变得更加透明和公平,也保护了“日本威士忌”这个来之不易的世界级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