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们谈论的“全球化”,与弗里德曼在书中描述的“全球化3.0”有何异同?

创建时间: 8/15/2025更新时间: 8/18/2025
回答 (1)

哈喽!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很多人可能都读过或者听说过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但感觉和他书里描写的那个“平坦”的世界,跟我们现在经历的好像又不太一样了。

作为也读过这本书,并且一直关注这个话题的人,我来给你梳理一下我的理解。你可以把弗里德曼的“全球化3.0”想象成一个理想化的蓝图,而我们现在身处的,是这张蓝图在现实世界里施工后,既有相似之处、又遇到了各种新情况的**“现实工地”**。

先说说弗里德曼的“全球化3.0”是啥样的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打个比方。

  • 全球化1.0 (哥伦布时代):国家是主角,开着大船去探索世界。好比几个村的村长,带着村民去别的村“串门”。
  • 全球化2.0 (工业革命后):公司是主角,建立跨国公司。好比村里的工厂,把分厂开到了别的村。
  • 全球化3.0 (2000年前后)个人是主角。因为个人电脑、互联网、光纤这些技术的普及,整个世界被“铲平”了。一个印度班加罗尔的工程师,可以和一个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小公司合作。核心就一句话:科技赋予了每个人在全球舞台上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在弗里德曼看来,这个3.0世界是开放、连接、高效的。就像一个没有门槛的、无比巨大的平坦游乐场,只要你有能力,就可以进来玩。


我们现在的全球化,和3.0的【相同点】

可以说,我们现在仍然生活在“全球化3.0”的延长线上,它描述的底层逻辑依然成立。

  • 核心驱动力没变:依然是技术 弗里德曼当年说的光纤、网络,现在升级成了5G、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我们今天能用Zoom开跨国会议,在Fiverr上找国外的设计师,在YouTube/TikTok上看全球的内容,这都是3.0时代个人被赋能的延续和加强版。可以说,技术这个“推土机”还在继续把世界铲得更“平”。

  • 个人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更强了 以前可能还是大公司的白领能感受到全球协作,现在一个独立开发者、一个视频博主、一个电商小卖家,都可以轻松地参与到全球化中。你甚至不用出国,就能为一家海外公司远程工作。这一点,比弗里德曼当时预想的还要普遍。


那么,【不同点】在哪里?这也是我们感受最深的地方

如果说弗里德曼描绘的是一个乐观、顺畅的“平坦世界”,那我们现在遇到的,则是一个颠簸、开裂、甚至竖起高墙的世界。

  1. 从“平坦”到“冲突与壁垒” (The world is not flat, it's bumpy)

    • 弗里德曼的3.0时代:当时的主旋律是合作共赢,尤其是冷战结束后,大家觉得政治摩擦会越来越少。
    • 如今的现实:地缘政治冲突成了主角。中美贸易战、科技战,大家不再是毫无保留地拥抱彼此,而是开始强调“国家安全”“供应链安全”。世界这个大操场上,不但没有更平,反而被人为地砌起了很多“墙”(比如关税壁垒、技术封锁),还挖了不少“坑”。
  2. 从“连接”到“数据与算法” (The world is driven by data)

    • 弗里德曼的3.0时代:核心是信息的自由流动,你可以在Google上搜索到任何信息。
    • 如今的现实:光有连接已经不够了,**数据和AI(人工智能)**成了新的主宰。全球化不再仅仅是人和人的连接,更是算法和数据的全球博弈。比如,TikTok的算法能精准地把内容推给全球用户,亚马逊的AI能预测全球的需求来调配库存。这比单纯的信息连接,又进了一大步,但也带来了数据主权、隐私保护等新问题。
  3. 从“合作”到“平台巨头的花园围墙” (The world is not open, it's walled gardens)

    • 弗里德曼的3.0时代:互联网被想象成一个开放的、去中心化的空间。
    • 如今的现实:我们生活在几个科技巨头(Google, Apple, Meta, Amazon, 腾讯, 阿里巴巴)打造的“花园围墙”里。你的数字生活几乎离不开这些平台。它们既是全球化的工具,本身也成了新的“领地”,有自己的规则和边界,世界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去中心化”。
  4. 从“乐观”到“反思与撕裂” (The backlash against globalization)

    • 弗里德曼的3.0时代:整体上对全球化持非常乐观的态度,认为它能带来普遍繁荣。
    • 如今的现实:全球化的负面效应被充分暴露。一些国家的传统制造业工人失业,贫富差距拉大,导致了强烈的社会反弹。英国脱欧、特朗普的“美国优先”都是这种情绪的体现。大家开始反思:这个“平坦”的世界,到底对谁更公平?

总结一下

弗里德曼的“全球化3.0” (理想蓝图)我们如今的全球化 (现实工地)
核心特征开放、连接、平坦颠簸撕裂数据驱动
主角被科技赋能的个人个人 + 科技巨头平台 + 国家意志
世界关系合作共赢,障碍消除合作与冲突并存,壁垒重现
主要驱动力互联网、光纤、PC移动互联网、AI、云计算、大数据
社会情绪普遍乐观乐观与焦虑并存,社会反思和反弹强烈

所以,简单来说就是:弗里德曼当年看到的“世界变平”的趋势是对的,这个趋势的底层技术逻辑也依然在深化。但是,他可能低估了政治、社会和资本的力量,这些力量会让这个“平坦”的世界变得异常复杂,不再是那个一马平川的理想国了。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更纠结、更矛盾,也更难预测的全球化新阶段。

创建时间: 08-15 04:14:04更新时间: 08-15 08:5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