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的困境:我们应如何准确定义“生命”与“智能”?这对于我们识别外星访客是否至关重要?

Dylan Huff
Dylan Huff
Analytic philosophy enthusiast. (zh_CN): 分析哲学爱好者。 (en_US): Analytic philosophy enthusiast.

嘿,这可是个大问题,也是科幻迷和科学家们争论了几十年的经典话题。这问题看似很“哲学”,但其实非常实际,直接关系到我们怎么去寻找外星人,以及万一遇到了怎么去判断。

咱们把它拆开聊聊,尽量说得通俗点。


1. 定义“生命”的困境

我们为什么很难定义“生命”?

很简单,因为我们手上只有一个样本——地球生命。这就好比你一辈子只见过苹果,然后让你给“水果”下个定义。你可能会说:“水果是圆的,红色的,长在树上,味道甜脆。” 这时候如果有人拿来一根香蕉,你的定义就完全失效了。

我们对生命的定义,就是基于“苹果”(地球生命)来的。

通常我们怎么定义生命?(生物课本版)

一般认为,生命有这么几个特征:

  • 新陈代谢: 需要“吃饭”、“呼吸”、“排泄”,跟外界交换能量和物质。
  • 生长发育: 会从小变大,或者形态发生变化。
  • 繁殖: 能复制自己,生儿育女。
  • 对外界刺激有反应: 你戳它一下,它会动(或者有别的反应)。
  • 遗传和变异: 后代会像父母,但又有点不一样,这才能“进化”。
  • 由细胞构成: 这是地球生命的基本单位。

这个定义有什么问题?

问题大了。

  • 火焰也符合前面好几条:它需要“吃”燃料,会“长大”,能“繁殖”(火星四溅),对环境变化(比如风)有反应。但没人会说火是活的。
  • 病毒就很尴尬,它自己没法新陈代谢和繁殖,必须“寄生”在别的细胞里才能活。它算生命吗?科学家们至今还在争论。
  • 外星生命完全可能不按我们的剧本走。谁说生命一定是碳基的?也许有硅基生命,生活在高温的星球上,呼吸着我们闻所未闻的气体。谁说生命一定需要水?也许在土卫六的甲烷海洋里,就有“甲烷生物”。它们可能不是细胞构成的,而是某种晶体或者能量形态。

所以,一个更宽泛、更本质的定义可能是:生命是一个能够维持自身内部有序(熵减),并能够进行自我复制和演化的系统。 但这个定义太抽象了,普通人很难用它来辨别。


2. 定义“智能”的困境

如果说定义“生命”是困难模式,那定义“智能”就是地狱模式。因为我们连人类和地球上其他动物的“智能”都没搞清楚。

我们通常认为的“智能”是什么?

  • 使用和制造工具
  • 复杂的语言和沟通能力
  • 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自我意识(知道“我”的存在,能从镜子里认出自己)
  • 抽象思维(思考哲学、数学、艺术等)
  • 情感和同理心

这个定义有什么问题?

同样,问题也很大。

  • 动物智能: 乌鸦会用小树枝勾虫子,海豚有自己的“方言”,大象有悲伤的情绪。它们的智能和我们不一样,但你能说它们“不智能”吗?
  • 人工智能(AI): 现在的AI下棋能赢过所有人类,画画、写诗也像模像样。但它有“自我意识”吗?它“理解”自己在做什么吗?还是只是一个超级复杂的计算程序?
  • 外星智能的形式: 我们总下意识地把“智能”想象成一个个体的“大脑”。但外星智能为什么不能是“集体智能”?比如一个星球上的所有植物构成一个统一的意识网络,单看一棵树是“死”的,但整个森林是一个超级大脑。或者像一窝蚂蚁,单只蚂蚁很笨,但整个蚁群却能表现出惊人的智慧。
  • 无法识别的智能: 也许某种外星智能的思维方式、存在维度和我们完全不同。它们可能通过我们无法感知的方式交流(比如中微子、引力波),它们的“思考”对我们来说可能只是无意义的背景噪音。我们就像蚂蚁,就算人类在旁边讨论量子力学,蚂蚁也完全无法理解这是一种“智能”活动。

3. 这对我们识别外星访客至关重要吗?

答案是:至关重要!

我们如何定义“生命”和“智能”,直接决定了我们用什么方法、去哪里寻找外星人。

  1. 决定了我们的“搜索方式”

    • 如果我们认为“生命”=需要水的碳基生物,那我们就会集中资源去寻找和地球类似的“宜居星球”。这可能会让我们错过那些存在于极端环境下的奇特生命。
    • 如果我们认为“智能”=会使用无线电,那我们就会像SETI计划那样,用巨大的射电望远镜去监听宇宙中的可疑信号。但如果外星人早就淘汰了这种低效的通信方式,改用量子纠缠或者别的什么黑科技,那我们的监听就如同在高铁时代等待别人放飞鸽传书,永远也等不到。
  2. 决定了我们能否“认出”他们

    • 想象一下,一个外星探测器来到地球,它可能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金属飞船,而是一片看起来像“云”的东西,或者一团能自我复制的“凝胶”。如果我们死守着“机器就该有螺丝和外壳”的想法,我们可能根本认不出它。
    • 再想象一下,一个高度智能的生物来到地球,它对人类完全不感兴趣,只是来研究一下地球的火山活动。它在我们眼里可能就是一块“奇怪的石头”,因为它不与我们交流,不展示“智能”行为。我们可能会错过与它接触的机会,甚至无意中破坏了它。

结论

死板的定义是我们寻找和识别外星生命/智能的最大障碍。

我们不应该去寻找一个符合我们预设条件的“外星人”,而应该去寻找宇宙中的**“异常”**——那些用现有物理和化学规律难以解释的现象。比如,某个星球的大气成分异常复杂,不可能是自然形成的;或者宇宙中某个点发出了高度规律化、非自然的能量模式。

说到底,当我们面对外星访客时,真正的挑战可能不是他们的科技有多先进,而是我们的认知框架有多么局限。我们需要保持绝对的开放心态,随时准备好我们关于“生命”和“智能”的一切定义被彻底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