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芒格是否提倡“退休”?他对晚年生活有哪些建议?

好的,我们来聊聊查理·芒格这位智慧的老人对“退休”和“晚年生活”的看法。


查理·芒格是否提倡“退休”?他对晚年生活有哪些建议?

一句话总结:他强烈不提倡。

对芒格来说,“退休”这个词,尤其是那种什么都不干、整天打高尔夫的传统退休模式,几乎等同于“精神上的死亡”。他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直到99岁高龄去世前,他依然在伯克希尔·哈撒韦担任副主席,每天都在阅读、思考和工作。

芒格为什么不主张“退休”?

你可以从这几个角度来理解他的想法:

  • “游戏”太有趣了,为什么要停下来? 芒格把投资和经营企业看作是一场极其复杂且有趣的智力游戏。对他来说,解决商业难题、分析公司价值,就像一个顶级的棋手下棋一样,充满了乐趣和挑战。如果你找到了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你为什么要主动结束这场游戏呢?

  • 大脑就像肌肉,不用就会萎缩。 他坚信,保持大脑活跃是长寿和幸福的关键。持续学习、思考和面对挑战,能让你的思维保持敏锐。他曾开玩笑说,很多人的大脑在退休后就“关机”了,身体也随之很快垮掉。他不想成为那样的人。

  • 知识的复利效应。 我们都知道金钱有复利效应,存钱越久,利滚利越多。芒格认为,知识同样有强大的复利效应。你活得越久,学得越多,你积累的智慧和见识就越能帮你做出更好的决策。提前“退休”,就等于主动放弃了人生后半段最宝贵的知识复利增长期。

那么,他对晚年生活(或者说整个人生)有哪些建议呢?

芒格的建议其实不只是针对“晚年”,而是贯穿一生的生活哲学。他认为,拥有一个幸福晚年的最好方法,就是在此之前过好你的每一天。以下是他一些非常经典且实用的建议:

  1. 成为一台“学习机器”。 这是芒格最核心的理念。他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坐下来读书”。他强调要广泛地阅读,不仅仅是商业和投资,还包括历史、心理学、生物学、物理学等等。他说:“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是每天都在阅读的——一个都没有。”

  2. 建立你的“多元思维模型”。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不要只用一种锤子看所有问题。比如,你不能只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世界。你需要一个“工具箱”,里面装着来自不同学科的各种重要理论(思维模型),比如心理学的“激励理论”、生物学的“进化论”、物理学的“临界点理论”等等。遇到问题时,你可以从多个角度去分析,这样得出的结论会更接近真相。

  3. 逆向思维,反过来想(Invert, always invert)。 这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思考工具。当你想“如何才能成功?”的时候,不妨反过来问:“如何才能失败?”。芒格说,如果你能列出所有导致失败的因素(比如懒惰、嫉妒、言而无信、染上毒瘾等),然后你一生都努力去避开它们,那么你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同理,“如何才能过上痛苦的晚年?”——只要你避开那些做法,你的晚年大概率会很幸福。

  4. 远离“毒药”一样的情绪。 芒格反复告诫要远离几种情绪:嫉妒、怨恨、报复和自怜。他认为这些都是“毒药”,除了让你自己痛苦之外,没有任何好处。尤其是嫉妒,他说:“开着法拉利,看着旁边的人开着更好的法拉利,你就感到不爽,这是多么愚蠢的一件事。”

  5. 延迟满足,享受复利。 不要追求一夜暴富,无论是财富还是智慧。要像滚雪球一样,找到一条又长又湿的雪道,让你的财富、知识和声誉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积累、滚大。这需要极大的耐心。

  6. 找到你热爱并擅长的事。 芒格认为,如果你能在一个你既有天赋又充满热情的领域里深耕,你会更容易取得成功,也更容易感到快乐。这样一来,“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就模糊了,你也就自然而然地不想“退休”了。

总结一下

所以,对于芒格来说,根本不存在“退休”这个概念。他的人生哲学是**“终身学习,终身工作”,但这个“工作”不是指为了糊口而被迫劳动,而是指持续从事你所热爱的、能激发你智力好奇心的事情**。

他的建议告诉我们,幸福的晚年不是靠退休后“找乐子”得来的,而是靠一辈子养成的好习惯、积累的智慧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自然而然形成的结果。与其规划一个无所事事的退休生活,不如现在就开始,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不断学习、理性思考、内心平静的有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