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威士忌在哪些年份价格涨幅最为显著?

Vinzenz Vollbrecht
Vinzenz Vollbrecht
Retired fund manager, now an investment advisor.

啊,聊到这个话题,那可真是咱们这些威士忌爱好者心里“甜蜜的痛”啊。要说价格涨得最夸张,最让人瞠目结舌的,主要就是两个阶段。

第一个,也是最关键的爆发点:2014年到2015年

你可以把2014年看作一个分水岭。这之前,虽然日本威士忌在国际上已经拿了不少奖,小有名气,但价格还算亲民,属于爱好者们能轻松喝到的。但2014年底发生了一件大事:

  • “一本书引发的血案”: 全球最权威的威士忌评论家之一吉姆·默里(Jim Murray),在他的《威士忌圣经》里,把“2015年度最佳威士忌”的桂冠给了“山崎雪莉桶2013版”。

这一下就像引爆了核弹。你想想,一个以前在大家印象里还只是“不错”的东西,突然被世界第一的美食家评为“全球最好吃的菜”,那会是什么后果?全世界的酒商、收藏家、投资者,甚至很多根本不喝威士忌的人,都疯了一样地去抢购日本威士忌,尤其是山崎。

紧接着,2014-2015年日本国内还播出了一部叫《阿政》(Massan)的电视剧,讲的就是日本威士忌创始人的故事。这又在日本国内掀起了一股巨大的热潮。

所以,2014年底到2015年,是价格从“合理”飙升到“疯狂”的起点。内有电视剧带货,外有世界级权威背书,需求量瞬间被放大了几百倍。但威士忌这东西,12年的酒就是12年前做的,酒厂根本没存货,价格自然就飞上天了。

第二个,是恐慌性上涨的阶段:大约在2018年左右

经过几年疯狂的市场消耗,日本各大酒厂(主要是三得利和日果)发现,他们的陈年原酒库存见底了,实在是供不应求。

于是,他们在2018年前后做了一件让市场再次震动的事:

  • 宣布停产: 他们陆续宣布,旗下的常规年份产品,比如“响17年”和“白州12年”等,由于原酒不足,要暂停销售。

这消息一出,市场直接就恐慌了。“绝版”这两个字太有杀伤力了。之前是“难买”,现在变成了“以后可能再也买不到了”。所有人都想在彻底断货前再囤一点,于是价格又迎来了一波非常迅猛的暴涨。本来已经很贵了,这下直接冲到了一个很多人无法理解的高度。

总结一下,用大白话来说就是:

  • 2014-2015年:像一个实力派演员突然拿了奥斯卡影帝,一夜之间全球爆红,身价倍增。这是 “价值发现” 的暴涨。
  • 2018年左右:这位影帝突然宣布要息影了,他以前拍的那些电影的DVD马上就变成了珍贵的收藏品,价格再次飙升。这是 “稀缺恐慌” 带来的暴涨。

所以,如果你是在2014年之前开始喝日本威士忌的,那真的恭喜你,你经历过那个“黄金时代”。之后,它就慢慢从一种饮品,变成了很多人眼中的投资品和奢侈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