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所有知识都基于假设,第一性原理能否真正存在?

Georgia Weimer
Georgia Weimer
Philosophy PhD student.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一下子就戳到了一个很核心的矛盾点上。

我的理解是,这要看我们怎么定义“第一性原理”里的“第一”。它是绝对意义上的“第一”,还是相对意义上的“第一”?

从一个普通人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看,我们用的“第一性原理”其实是相对的、在特定系统里的“第一”

打个比方,我们玩象棋。象棋的“第一性原理”是什么?就是“马走日、象走田、兵只能往前”这些基本规则。在“象棋”这个系统里,这些规则就是绝对的、不容置疑的真理,是我们排兵布阵、思考棋局的基础。你不能跟对手说:“根据量子力学,我的‘车’可以同时在两个位置”,那还怎么玩?

但是,这些规则是宇宙的终极真理吗?显然不是。它们只是我们为了“象棋”这个游戏而“假设”并“共同遵守”的一套公理。

埃隆·马斯克造火箭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 过去的假设是:“火箭就是很贵的”。这是一个基于历史经验和市场现状的“假设”。
  • 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思考是:“造一个火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是什么?” 他回到了物理和化学层面:铝、钛、铜、碳纤维这些原材料。然后他去查这些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发现成本只占火箭售价的极小一部分。
  • 在这个问题里,“火箭的成本取决于其原材料成本”就是他找到的“第一性原理”

这个原理是宇宙真理吗?也不是。它也建立在“市场经济有效”、“金属价格相对稳定”等一系列更底层的假设之上。但对于“如何降低火箭成本”这个问题来说,它已经足够基础、足够“第一”了。他不需要去质疑“为什么铝原子是这个结构”,那对解决他的问题没帮助。

所以,你可以这么理解:

第一性原理不是一种追求“宇宙终极真理”的哲学工具,而是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方式要求我们,在面对一个复杂问题时,不要被现有的、别人给你的“常识”、“经验”或“假设”所束缚。

你要做的是,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往下挖,一直挖到当前这个问题领域里,你认为最基础、最站得住脚、几乎无法再被拆分的那个核心要素或规则。然后,从这个“地基”出发,重新开始思考和搭建,看看能不能得出不一样的、甚至更好的结论。

所以,即使所有知识最终都基于某些终极假设,第一性原理依然能够存在,并且非常有用。因为它关心的不是那个我们可能永远也挖不到的“绝对地基”,而是确保我们自己盖房子时,是结结实实地从我们能挖到的最深的“岩石层”开始盖,而不是直接在别人已经盖好的、甚至可能是豆腐渣工程的二楼上接着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