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K(Theory of Knowledge)课程与第一性原理的联系?

Silja B.A.
Silja B.A.
Systems engineer with 10 years experience in first principles.

哈,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这两个概念确实有很深的联系,我试着用大白话给你解释一下。

你可以把它们想象成一个人的“内功”和“武功招式”。

TOK(知识理论)就是那个“内功”

TOK这门课,说白了,它不教你具体的知识,比如“1+1=2”或者“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它教你的是去反思:

  • “我怎么知道1+1=2的?” (是通过逻辑推理?还是老师教的权威?)
  • “我们怎么知道秦始皇真的统一了六国?” (是通过史书?史书是谁写的?会不会有偏见?出土的文物能证明多少?)

所以,TOK的核心是质疑和审视我们知识的来源、可靠性和局限性。它就像是给你大脑装上了一个“杀毒软件”或者一个“debug工具”,让你时常去检查一下自己的认知体系,看看哪里有漏洞,哪里是想当然,哪里是人云亦云。

学完TOK,你不会多记住几个历史年份,但你可能会对“历史”这个学科本身有更深刻的理解。这就是内功,它提升的是你思维的底层能力。

第一性原理就是一套非常厉害的“武功招式”

第一性原理这个词听起来很玄乎,但做法其实很朴素。它就是**“把事情打碎,回到最根本的、无法再分割的要素,然后从这些要素出发,重新组合出解决方案”**。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埃隆·马斯克造火箭。

  • 传统思维(不是第一性原理): “我想造火箭,得去买火箭。哇,火箭好贵,一个要几千万美元。看来这事儿干不成。” 这是在用类比或者现成的经验来思考。
  • 第一性原理思维: “等一下,火箭贵,但它是由什么组成的?哦,是铝合金、钛、铜、碳纤维这些东西。那这些原材料在市场上多少钱一吨?一算,发现原材料成本只占火箭价格的2%不到。那结论就是,我肯定能用更便宜的方法自己造火箭。”

你看,他没有被“火箭很贵”这个现成的结论束缚住,而是回到了“火箭的组成成分”这个最基本的物理事实上,然后从这个地基开始,重新盖一栋楼。这就是第一性原理。

那么,它们俩是怎么联系起来的呢?

这下就清晰了:

  1. TOK为你使用第一性原理扫清了障碍。 第一性原理最难的一步,就是打破“常识”、“惯例”、“专家说的”这些思维定势。而TOK这门课,恰恰就是训练你干这个的!它天天让你反思:“这个‘常识’是怎么来的?它一定对吗?在什么条件下才对?” 当你习惯了用TOK的方式去审视一切知识后,你就不会轻易地接受“火箭就是很贵”这种现成的结论。你的大脑已经做好了“拆解问题”的准备。

  2. TOK是“问对问题”,第一性原理是“解决问题”。 TOK教你如何深入挖掘,问出那个最根本的“How do I know?”(我怎么知道?)。而第一性原理则是基于你找到的那个最根本的、确凿无疑的“我知道的基石”,然后问“So what can I build?”(那么我能建造出什么?)。

    • TOK会问: 关于“电池”,我们最确凿无疑的知识是什么?不是“电池很贵”,而是“电池由某些化学元素组成,其能量存储原理是电化学反应”。
    • 第一性原理接着说: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去市场上找到这些最便宜的化学元素,用最高效的方式组合起来,就能做出便宜又好的电池。

总结一下:

TOK 像是在帮你打扫和加固地基,让你清楚地知道哪块石头是真正坚固的,哪块只是看起来唬人的泡沫。它让你拥有了识别“什么是真正的知识基石”的能力。

第一性原理则是教你如何用这些你亲自验证过的、最坚固的石头,去盖一座属于你自己的、全新的、可能比别人更牛的房子,而不是去模仿别人房子的外观。

所以,一个受过良好TOK训练的人,天然就更容易成为一个第一性原理的思考者。因为他的思维“内功”已经足够深厚,可以驾驭这套强大的“武功招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