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用巴菲特的投资原则来反驳他的一项重大投资,你会选择哪一项?理由是什么?

创建时间: 7/30/2025更新时间: 8/16/2025
回答 (1)

选择的投资

沃伦·巴菲特对IBM的投资(2011年斥资约107亿美元买入IBM股票,后于2017-2018年逐步卖出)。

理由

巴菲特的投资原则强调“投资于自己理解的业务”、追求“持久的竞争优势(护城河)”以及“安全边际”,但他对IBM的投资可以用这些原则来反驳:

  • 不符“投资于自己理解的业务”:巴菲特一贯避免投资科技股,因为科技行业变化迅速、难以预测。他曾表示自己不是科技专家,而IBM的核心业务涉及云计算、人工智能和企业软件,这些领域技术迭代快、竞争激烈,超出他的“能力圈”。尽管他看好IBM的品牌和企业服务,但后期承认未能准确预见其转型挑战,这违背了“只投资简单易懂的公司”的原则。

  • 缺乏持久护城河:巴菲特青睐有强大经济护城河的企业,如可口可乐的品牌壁垒或苹果的生态系统。但IBM面临亚马逊AWS、微软Azure等强劲竞争,其护城河(如专利和技术)在科技浪潮中迅速弱化,无法提供长期竞争优势。这与他的价值投资理念相悖,他后来承认IBM的业务模式不如预期般“持久”。

  • 安全边际不足:巴菲特强调买入价格远低于内在价值的安全边际。IBM的投资虽初始估值吸引人,但公司盈利下滑、股价表现平平,导致实际回报不佳(伯克希尔最终小幅亏损卖出)。这反驳了其“宁可错过,不可犯错”的谨慎原则,凸显了忽略行业动态的风险。

总体而言,这次投资是巴菲特少有的科技领域尝试,后被视为失误,用其自身原则审视,暴露了偏离核心哲学的代价。

创建时间: 08-05 08:28:05更新时间: 08-09 02: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