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威士忌是否使用冷凝过滤?为什么?

Luis Hood
Luis Hood
Fifteen years as a master bourbon distiller.

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简单的回答是:有的用,有的不用。这完全取决于每个酒厂的理念以及他们推出的是哪一款酒。

为了让你更容易明白,我们得先聊聊“冷凝过滤”到底是个啥。

你可以想象一下,一碗热乎乎的肉汤,看着很清澈,但放凉了或者放进冰箱后,就会变得有点浑浊,甚至表面会凝结出一层白色的油花,对吧?

威士忌里的情况也差不多。威士忌里除了酒精和水,还有很多来自橡木桶的风味物质,比如脂肪酸、酯类等等。在常温下,这些东西都好好地溶解在酒里,你看不到它们。但当温度降低(比如冬天运输,或者你加冰块喝),这些物质就会“抱团”析出,让酒液看起来雾蒙蒙的,有点“浑”。

“冷凝过滤”(Chill Filtration)就是酒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装瓶前,特意把酒液降到很低的温度(大概0-4摄ED氏度),让那些容易浑浊的物质先析出来,然后用一个细密的滤网把它们过滤掉。这样处理过的威士忌,即使你加再多冰块,它也永远是清澈透亮的。

好,那我们回到日本威士忌上。

为什么有的日本威士忌【要】使用冷凝过滤?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好看”和“稳定”**。

很多普通的消费者会觉得,一瓶昂贵的威士忌如果加了冰就变浑浊,是不是品质有问题?为了迎合大众市场,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客诉,大部分主流、大批量的威士忌产品都会选择冷凝过滤,来保证酒液在任何情况下都“卖相”很好。

所以,你看市面上那些我们最常见的日本威士忌,比如三得利的山崎、白州、响的常规款,或者日果(Nikka)的余市、宫城峡的常规款,它们基本都是经过冷凝过滤的。因为它们是大品牌,面向全球市场,需要保证产品外观的稳定和统一。

为什么有的日本威士忌【不】使用冷凝过滤?

这就要说到**“风味”**了。

很多威士忌老饕(就是资深爱好者)相信,在过滤掉那些会产生浑浊的物质时,也一并带走了一部分构成威士忌复杂风味和口感的酯类和油脂。他们认为,这些物质能带来更饱满、更油润的口感(Oily/Mouthfeel),风味也更原始、更完整。

所以,“不做冷凝过滤”(英文常写成 Non-Chill Filtered),现在反而成了一种“品质”和“专业”的象征。酒厂会特意在酒标上标注出来,来吸引那些追求原汁原味的威士忌爱好者。当他们看到酒变浑浊,不但不担心,反而会觉得“有料”,是好东西。

在日本威士忌里,这种情况也越来越多。一些小众的、新兴的酒厂(比如大名鼎鼎的秩父 Chichibu),或者一些大酒厂推出的**限量版、单桶(Single Cask)或者桶强(Cask Strength)**版本,就常常采用非冷凝过滤。因为买这些酒的人通常都是懂行的,他们更在乎风味的完整性,而不是酒会不会变浑。


总结一下:

日本威士忌用不用冷凝过滤,主要是看酒厂的定位和那款酒的目标客户是谁。

  • 大流通货(比如山崎12年常规版): 为了卖相和市场接受度,基本都用
  • 给进阶玩家的特殊酒款(比如秩父的各种单桶、山崎的限量版): 为了保留最完整的风味,更倾向于不用

所以下次你看到一瓶威士忌加冰后变浑,别慌,说不定你还买到宝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