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应该倾听市场先生的建议,什么时候应该忽略他?
嘿,朋友,我们来聊聊那个喜怒无常的“市场先生”。这是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里提出的一个非常经典的比喻,理解了他,你就理解了价值投资的半壁江山。
想象一下,“市场先生”是你的一个生意合伙人。他有个特点:情绪极不稳定,像得了躁郁症。
- 有时候,他会极度亢奋、乐观,看到的世界一片光明。这时,他会跑过来,给你报一个高得离谱的价格,想买走你手里的股份,或者用天价把他的股份卖给你。
- 有时候,他又会极度悲观、沮丧,觉得世界末日就要来了。这时,他会哭着喊着,用跳楼价、白菜价把手里的好东西卖给你,或者愿意用极低的价格收购你的股份。
最重要的是,他每天都会来找你报价,但你完全有权利不搭理他。他不会因为你不跟他交易而生气。
搞清楚了这个人设,问题就简单了。
什么时候应该“倾听”他的建议?(其实是利用他的报价)
你应该在市场先生极度悲观、恐惧的时候,认真听听他给你的报价。
这就像逛超市,你本来觉得一瓶牛奶值10块钱,平时也卖10块。突然有一天,超市老板(市场先生)因为害怕牛奶明天就过期(其实并不会),非要2块钱就卖给你。这时候,你是不是应该赶紧多买几瓶?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
- 市场大跌,一片哀嚎时:新闻里充斥着坏消息,每个人都觉得经济要完蛋了,股票变成了烫手山芋。市场先生吓破了胆,愿意用极低的价格(远低于公司的内在价值)把手里的优质公司股票卖给你。
- 某个行业或公司遇到“黑天鹅”事件时:比如一家好公司出了点负面新闻,但你分析后觉得这并不影响它的长期发展。市场先生可不管,他只会恐慌性地抛售,给你一个“骨折价”。
简单说:当他给你一个便宜得离谱的价格时,就是你占便宜的机会。他哭,你应该笑。 你倾听他的报价,不是因为你同意他的悲观,而是因为他的悲观给了你买入好公司的绝佳机会。
什么时候应该果断“忽略”他?
你应该在市场先生极度亢奋、贪婪的时候,把他当空气,或者对他敬而远之。
还是那个超市的比喻。某天,因为有传言说这牛奶喝了能长生不老,超市老板(市场先生)把这瓶10块钱的牛奶标价到100块,还一堆人抢着要买。你会跟风去抢吗?当然不,你会觉得这帮人都疯了。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
- 牛市的顶峰,市场一片狂热时:出租车司机都在跟你聊股票,人人都在说“这次不一样”、“闭着眼买都能赚”。市场先生这时候极度乐观,会给你报一个高得离谱的价格。如果你跟着他的情绪走,就会买在山顶上。
- 某个概念或主题被炒作上天时:比如当年的“元宇宙”、“区块链”,不管什么公司,只要沾上边,股价就飞涨。市场先生正在开一场盛大的派对,你最好别参与,因为派对总有结束的时候。
简单说:当他给你一个贵得离谱的价格时,就是你应该保持冷静的时候。他笑,你应该警惕。 你忽略他的报价,是因为你知道那不是公司的真正价值,只是情绪的泡沫。这时候,如果你手里正好有他想要的货,甚至可以考虑以他报出的高价卖给他。
核心原则:你是主人,他是仆人
记住这个最重要的原则:你和市场先生的关系,你是主人,他是仆人。
- 不要让他的情绪决定你的情绪。他恐慌,不代表你也应该恐慌。他贪婪,不代表你也应该贪婪。
- 不要向他寻求投资建议。他只是个报价员,不是分析师。公司的价值需要你自己去研究和判断。
- 利用他的情绪波动为自己服务。在他沮丧时买入,在他亢奋时保持警惕或卖出。
一个简单的比喻总结
你就把自己当成一个房子的主人。你很清楚你的房子地段好、户型好,值200万。
- 市场先生(一个情绪化的邻居) 跑来跟你说:“哎呀,听说附近要盖垃圾场了(谣言),你这房子完蛋了,50万卖给我吧!” 你会怎么做?你只会笑笑,关上门。如果他愿意用50万把他的同户型房子卖给你,你甚至会考虑买下来。
- 过了几个月,一个明星从你家门口路过。市场先生又跑来说:“天啊,这里是风水宝地啊!你这房子我出500万买了!” 你会怎么做?你可能会真的考虑把房子卖给他,因为这个价格远超了你对它价值的判断。
自始至终,你房子的真正价值并没有巨大变化,变化的是市场先生的情绪和报价。你的决策,应该基于你对房子价值的判断,而不是基于市场先生每天的咋咋呼呼。
这就是与市场先生相处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