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topher Mcclure
Christopher Mcclure
Seasoned entrepreneur with 15 years in tech startups.
哥们,这问题问到点子上了,也是很多人想走捷径时会遇到的一个大坑。我见过因此财富自由的,也见过更多被坑得一无所有还浪费一年时间的。咱不说虚的,就聊聊这里面的门道。
首先你得搞清楚一个核心问题:这是你自己的事业,还是你在为别人的梦想打白工?
- 如果是你和几个合伙人一起从零开始创业:那没工资很正常。因为你不是“员工”,你是“老板”之一。公司就是你的,你在为自己投入,赌的是未来公司值钱了,你的股份价值连城。这时候考虑的不是工资,而是股权怎么分,大家权责是否清晰。
- 如果是你作为早期员工加入一个别人的初创公司:这就要万分小心了。你本质上还是个打工的,只是这家公司用“未来的饼”来代替“现在的饭”。你是在用你一年的青春、收入和机会成本,去赌别人的事业能成功。
想清楚了上面这一点,我们再来看现实问题,也就是你能不能“赌”得起。
1. 算算你的家底,够不够烧? 你得准备出至少18个月的生活费,而不是12个月。为什么是18个月?因为创业公司项目延期、融资失败是家常便饭,说好12个月发工资,很可能到15个月、18个月都发不出来。这笔钱要能完全覆盖你的房租/房贷、吃饭、交通、家庭开销,还得留一笔应急的钱。如果你动用这笔钱会让你和家人的生活陷入窘境,或者让你每天为下个月的账单发愁,那就算了。巨大的财务压力会让你动作变形,根本没法好好工作。
2. 你换来的是什么?这是关键中的关键。 没工资,就必须换来足够有诱惑力的股权(期权)。这是你唯一的补偿。
- 给了多少? 如果只给你零点零几(0.0x%)这种打发人的比例,那千万别去。对于一个愿意在最早期零薪酬加入的技术人员,拿到几个百分点(x%)的股权才算是比较有诚意的。你要算一笔账:你放弃的一年薪水(比如30万),就等于你真金白银投资了30万到这家公司,你觉得你这30万应该占多少股份?
- 这股权靠谱吗? 所有的承诺都必须白纸黑字写在协议里。要看清楚“行权条件”和“兑现条款”(Vesting Schedule)。标准条款通常是“干满一年才能拿到第一笔,四年拿完”。这对你极其不利,万一公司在第11个月把你踢了,你一年白干,一分钱没有,一股也拿不到。对于你这种情况,必须要求更优的条款,比如按月兑现,或者取消第一年的行权门槛。
- 公司的估值是多少? 创始人可能会吹公司现在就值几千万了,所以给你0.5%也价值不菲。别信这个,在公司能赚钱或者拿到下一轮融资前,估值就是个虚无缥缈的数字。你要关注的是你的“比例”,而不是那个虚幻的“价值”。
3. 看看“赌桌”上的其他人靠不靠谱。
- 创始人是谁? 他以前有没有成功的经验?他对行业的理解是不是真的那么深刻?他人品怎么样?一个只会画饼的创始人,比一个能力平庸的创始人更可怕。
- 公司有钱吗? 就算不给你发工资,公司的服务器、水电、办公室、基础运营要不要钱?如果一个公司连最基本的运营资金都没有,完全是“空手套白狼”,那它死掉的概率是99.9%。
给你几条实在的建议:
- 把心态从“找工作”切换到“做投资”。你就是个天使投资人,只不过你投的不是钱,而是你一年宝贵的时间。用投资人的眼光去审视这个项目、这个团队。
- 不要接受口头承诺。所有关于股权、职责、未来薪资恢复条件的承诺,都必须落实到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协议里。最好花点钱找个律师帮你看看。
- 尝试提出折中方案。比如,可以要求一个“地板薪资”(比如每月只拿几千块,保证基本生存),然后搭配比正常工资低的股权。这样既能看出公司的诚意和资金状况,也能降低你自己的风险。或者,提出“工资欠条”的模式,即工资照算,只是暂时欠着,等融资到账后一次性补发,股权可以作为额外的奖励。
总而言之,连续12个月没工资去干活,是一场豪赌。绝大多数情况,这都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除非你对项目和团队有120%的信心,并且给你的回报足够诱人,同时你自己的财务状况也完全能承受最坏的结果——公司倒闭,一年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