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稳定收入的情况下,我还能保持信心吗?

Christopher Mcclure
Christopher Mcclure
Seasoned entrepreneur with 15 years in tech startups.

哥们,这问题太真实了,估计每个搞IT想自己做点事的人都问过自己。我不敢说有标准答案,但可以分享点我的看法。

老实说,完全没影响是不可能的。毕竟安全感这东西,很多时候就是银行卡里的数字给的。但信心这玩意儿,不完全等同于安全感。

我的经验是,当收入不稳定时,你的信心来源需要换个“锚点”。以前你的信心锚点是“公司每月给我打钱”,现在得换成下面这些东西:

1. 你的手艺和作品。 你是IT工程师,这是最大的优势。代码不会骗人。今天你搞定了一个棘手的bug,明天你优化了一个算法,或者你搭好了一个小功能的原型……这些实实在在的进展,就是你信心的基石。把注意力放在“我今天又创造了什么”上,而不是“我今天又花了多少钱”上。你的技能,才是你真正的“铁饭碗”。

2. 可控的“小目标”。 “创业”这个词太大了,一想就焦虑。把它拆解。别想“我下个月要赚多少钱”,改成“我这周要完成用户登录模块”,“我今天要联系3个潜在的种子用户”。每完成一个,就给自己打个勾。这种持续的正反馈,是信心最好的燃料。

3. 极限生存的底气。 不稳定不等于失控。算一笔账:你手里的钱,在最低消费标准下,能撑多久?这个“时间”就是你的跑道。比如说,你能撑8个月。那在这8个月里,你就可以告诉自己:“没关系,我还有时间,天塌不下来。” 心里有底,行动上才不会慌。把生活成本降到最低,不是为了受苦,是为了换取更长的自由探索时间。

4. 找“同类”,而不是自己扛。 别把自己关起来。多跟其他创业的、做自由职业的朋友聊。你会发现,大家都在经历同样的不安和焦虑。互相吐吐槽,交流下最近在搞什么,甚至只是吃顿饭,都能极大地缓解压力。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信心都能凭空多几分。

5. 关注“价值”,而非“价格”。 你做的东西,有人用了吗?哪怕只有一个用户,他跟你说“你这个功能真棒”,这种价值认同带来的信心,有时比赚几百块钱还足。在没有稳定收入的阶段,用户的正向反馈、技术圈的认可,都是你信心的重要来源。

总的来说,就是把信心的来源,从外部的、不可控的“收入”,转移到内部的、可控的“成长”和“进度”上。

这条路肯定不好走,信心也会像过山车一样时高时低。觉得撑不住的时候,就回头看看自己已经做出来的东西,哪怕只是几行代码、一个页面,那也是你亲手创造的。然后,睡个好觉,明天继续敲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