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我太懂了。这事儿就跟我回家过年,我妈问我“你那是在电脑上敲啥玩意儿能挣钱”一模一样。跟外行,尤其是长辈,解释“怎么赚钱”是个技术活,比写代码难。
别聊技术,别扯什么“架构”、“并发”、“算法”,没人关心。你就记住,商业的本质几千年没变过,就是“价值交换”。你得把你的事儿,翻译成他们能听懂的“买卖”。
你可以试试用这个思路去解释,就三步:
第一步:说清楚你“服务”谁。 别说“我的用户是…”,说人话。是“想开网店又不会弄电脑的小老板”?是“想看海外剧但找不到资源的年轻人”?还是“管着好几百号员工,每天为考勤头疼的公司人事”?把这个人描述得越具体,越像我们身边的人,越好理解。
第二-步:说清楚你帮他们解决了什么“麻烦”。 你的产品或服务,就是那个“创可贴”或者“止疼药”。这个麻烦一定得是对方能感同身受的。
- 比如,帮小老板解决了“想在网上卖东西,但不知道怎么开店、收款”的麻烦。
- 比如,帮年轻人解决了“剧倒是找到了,但没字幕、播放卡”的麻烦。
- 比如,帮公司人事解决了“月底统计考勤,几百个人有迟到有请假,算得头都秃了”的麻烦。
第三步:说清楚他们“为什么”愿意给你钱。 这是最关键的,就是你的收费模式。把它比喻成生活中最常见的事儿:
-
如果你是做SaaS软件的(按月/年收费): 你就说,我相当于提供一个“工具”或者“场地”给他们用,他们不用自己买,按月给我交点“租金”就行。就像他们不用自己买个发电机,而是每月交电费一样。我负责工具好用、不坏,他们省心。
-
如果你是做平台/中介的(抽成模式): 你就说,我开了个“大市场”,一边拉想卖东西的人进来开店,一边拉想买东西的人进来逛。人越多,市场越旺。我帮他们把生意撮合成了,从卖家的成交额里,拿一点点“中介费”或“摊位费”。滴滴、淘宝、美团都是这个路子。
-
如果你是靠广告赚钱的: 你就说,我办了个“电视台”或者一本“免费杂志”(你的App或网站)。我做的内容(文章、视频、小工具)很多人爱看,所以人气很高。然后,那些想卖东西的厂商,比如卖车的、卖房的,就愿意花钱在我的“电视台”里插播广告,让更多人看到他们的产品。我赚的是广告商的钱。
*- 如果你是直接卖软件/服务的(一次性付费): 这个最简单。你就说,我就是个“手艺人”,比如像个装修设计师。我帮客户量身定做一套方案(软件),或者帮他解决一个技术问题(服务),他一次性把“工钱”付清。
所以,下次再有人问,你可以合成一句话:
“我主要是帮 那些开餐馆的小老板
解决 客人总忘记优惠券,导致回头客少
的麻烦。我做了个小程序,客人用完餐自动发券,下次还能用。老板为了多拉回头客,愿意每个月付我几百块的‘服务费’。”
你看,这么一说,是不是就没那么“高科技”了?对方不一定懂小程序是啥,但他一定懂“回头客”、“服务费”和“拉生意”。
记住,你的目标不是让他们也成为IT专家,而是让他们大概知道:你不是在瞎忙,你是在正儿八经地做一门生意。 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