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hony Smith
Anthony Smith
Venture capitalist and startup mentor for over a decade.
老兄,这问题问到点子上了,每个做产品的人都彻夜难眠地想过这事。
答案是:看情况。别嫌这答案敷衍,因为用户原不原谅你,真的不取决于“崩溃”这一件事,而是取决于很多其他因素。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你去一家新开的馆子吃饭。
第一种情况: 你是第一批客人,试营业。菜上来了,有一道有点咸。你跟老板说了,老板立马给你换,还一个劲儿道歉,最后结账还给你打了个折。你会生气吗?大概率不会,你可能还会觉得这老板人不错,下次还来。
这就是对应你的产品刚上线,有一些小 bug,比如某个按钮点了没反应,或者偶尔闪退一下。只要你反应快,态度好,及时修复,并且跟用户真诚沟通(比如发个公告说“我们知道问题了,工程师正在玩命修复中”),大部分早期用户是会原谅你的。他们有尝鲜的心态,容忍度比较高。
第二种情况: 这家馆子已经开了很久了,号称是米其林三星。你带重要客户去吃饭,结果吃完俩人都上吐下泻进了医院。老板就打了个电话说“不好意思啊”。你会原谅他吗?你不仅不会,可能还要去工商局举报他。
这就对应你的产品已经很成熟了,有很多用户,甚至是个付费产品。结果一次更新,导致所有用户的数据都丢了,或者核心功能压根用不了,而且连续一两天都修不好。这种情况,用户不骂死你就算好的了,原谅?很难。特别是数据丢失,这是天条,绝对不能碰。
所以,总结一下,用户会不会原諒你,主要看这几点:
- 崩溃的“姿势”:是偶尔闪退一下,还是直接让用户手机变砖?是功能用不了,还是把我辛辛苦苦写的东西搞没了?后者是毁灭性打击,基本等于“分手”。
- 你的“态度”:出事后你是装死,还是第一时间出来承认错误、道歉、并告知修复进度?用户的耐心就像手机电量,你每次有效的沟通,都是在给他们充电。沉默和甩锅,则是在拔他们的充电线。
- 产品的“价值”:你的产品是不是无可替代?如果用户非常依赖你的产品,市面上又没有好的替代品,那他可能会一边骂你,一边捏着鼻子等你修复。但如果你的产品可有可无,那对不起了,他会立马卸载,去用你竞争对手的。
- 崩溃的“频率”:是上线一年第一次出大问题,还是三天两头就崩一次?前者叫“事故”,后者叫“垃圾”。没人会持续使用一个“垃圾”产品。
所以,别太纠结于“会不会崩”这个问题,因为只要是人写的代码,就一定会出 bug,一定会崩。你应该把精力放在:
- 做好预防:充分测试,别把明显的问题带到线上去。
- 做好预案:万一崩了,我应该怎么快速响应?怎么通知用户?怎么紧急修复?
- 保护好用户的数据:这是你的生命线。
只要你把用户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来尊重,而不是一个后台数据,那么即使产品偶尔出问题,他们也愿意给你一个机会。怕就怕你把用户当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