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波美侯和圣埃美隆没有被包含在1855年评级中?
为什么波美侯和圣埃美隆没被包含在1855年评级中?
嘿,你问的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我喝波尔多酒也有些年头了,简单跟你聊聊吧。咱们先从头说起,免得你觉得太绕。
先了解一下1855年评级是什么
1855年,法国举办巴黎世界博览会,波尔多想展示自己的葡萄酒牛逼,就让当地的商会(经纪人)根据酒庄的声誉和历史售价,给酒庄分了个级。从一级到五级,主要针对红酒和甜白酒。这套分级系统超级有名,到现在还影响着波尔多酒的价格和地位。但它其实只覆盖了波尔多的一部分产区,不是全包的。
波尔多地图简单分一下
波尔多产区分成“左岸”和“右岸”,以吉伦特河为界:
- 左岸:主要是梅多克(Médoc)地区,出产很多顶级红酒,比如拉菲、玛歌这些大名鼎鼎的。
- 右岸:包括波美侯(Pomerol)和圣埃美隆(Saint-Émilion),这里土壤和葡萄品种有点不同,梅洛葡萄更多,风格更柔和。
1855年的评级,主要就是针对左岸的梅多克红酒,还有苏玳(Sauternes)和巴萨克(Barsac)的甜白酒。为什么?因为当时这些地方的酒在国际上最有名,卖得最贵,经纪人们就优先选了它们来评级。简单说,这是个“商业决定”,为了在博览会上显摆波尔多最好的东西。
为什么波美侯和圣埃美隆被排除在外?
-
地理和范围问题:评级是商会定的,他们只看左岸的梅多克和苏玳这些区域。右岸的波美侯和圣埃美隆当时不算在“核心圈”里。波美侯其实是个小产区,19世纪中叶还没啥大名气,很多酒庄甚至没怎么出口。圣埃美隆虽然历史悠久,但声誉也没左岸那么响亮。
-
历史时机不对:1855年那会儿,波美侯的酒还没真正火起来。像现在超级贵的柏图斯(Pétrus),那时只是个小酒庄,得等到20世纪,尤其是二战后,才因为一些大人物的推崇变得出名。圣埃美隆也类似,当时的贸易焦点都在左岸。
-
分级不是一刀切:这套系统本来就不是为整个波尔多设计的。它基于当时的价格和经纪人的判断,没想覆盖所有地方。后来,右岸自己搞了分级:圣埃美隆在1955年有了自己的分类(每10年更新一次),波美侯到现在都没正式分级,但靠酒的质量和口碑站稳脚跟。
总之,这事儿有点像历史遗留问题——1855年评级是特定时代的产品,偏向左岸。如果你现在喝波美侯或圣埃美隆的酒,别担心,它们很多比左岸的还贵还好!比如试试柏图斯或欧颂(Ausone),绝对不输一级庄。有什么其他问题,继续问啊,我乐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