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rry Hernandez
Sherry Hernandez
PhD in Physics, applying first principles to problem-solving.
好问题,这事儿想不明白,能把人焦虑死。咱们聊聊怎么用“第一性原理”把它看清楚,不说那些虚的。
所谓“第一性原理”,说白了就是把事情扒得只剩下内裤,看到最核心、最不能再分的那个点。就像问“车是啥?”——不是“带轮子的马车”,而是“一个能从A点移动到B点的个人工具”。从这个根儿上,才能长出特斯拉,而不是更快的马。
判断竞争对手的威胁,也得这么干。别去看他今天融了多少钱,明天发了什么新功能,这些都是“衣服”。咱们得扒开看“内裤”。
你可以按这几步来问自己,一层层扒:
第一步:问自己,我的用户到底为什么给我钱?
别说“因为我的产品好用”,这太模糊了。要挖到最根本的需求。 比如,你做一款笔记软件。用户给你钱,不是因为你支持Markdown,也不是因为你界面好看。这些都是加分项。他给你钱的根本原因,可能是为了“快速、可靠地记录和查找信息,以便在关键时刻不出错”。这个“不出错”的“安全感”,可能就是他付费的根。
第二步:问自己,竞争对手的新动作,动摇了这个根吗?
现在,对手也出了个笔记软件,还免费,功能比你还花哨。这是威胁吗?不一定。 你要看,他的免费、花哨,有没有让你用户的那个“安全感”的根动摇?
- 如果他的产品虽然免费,但三天两头服务器宕机,同步丢失,那他非但不是威胁,反而是帮你筛选了那些对“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免费用户,你的付费用户反而会更忠诚。这是虚假威胁。
- 但如果,他用某种技术(比如P2P同步)做到了比你更可靠、更快、还免费,直接把你“可靠”这个根给刨了。那这就是真实威胁,而且是致命的。你得赶紧想辙,要么比他更可靠,要么找到新的“根”。
再举个例子,你是开餐馆的,主打“食材新鲜,味道好”。
- 隔壁新开了家餐馆,装修得像夜店,天天请网红探店,搞买一送一。这是威胁吗?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如果你的核心客户是图“味道”和“品质”的家庭聚餐,他们可能对网红不感冒,甚至觉得太吵。只要你的菜品质量不滑坡,他们就不会走。这就是虚假威胁。你只需要稳住阵脚,甚至可以强化“家庭”和“品质”的标签。
- 但如果隔壁那家,挖到了一个独家供应商,能用你一半的成本拿到同等甚至更好的食材,然后菜品定价只有你的7折,味道还请了大厨调得不相上下。这就动了你的根(“食材新鲜、味道好”背后的性价比)。顾客用脚投票,发现花更少的钱能吃到一样好的东西,他们就会走。这就是真实威胁。
总结一下,怎么判断真假威胁:
- 虚假的威胁(噪音):通常是表层的、可模仿的。比如:抄你一个功能、模仿你的界面、搞短期价格战、市场宣传比你猛。这些东西就像衣服,今天他穿明天你能穿,没有改变游戏规则。
- 真实的威胁(信号):一定是触及了事物本质的。比如:
- 成本结构/效率的颠覆:他用一种新模式,能用你1/10的成本干成同样的事。
- 核心价值的替代:他让你的核心优势(比如上面说的“可靠性”)变得一文不值,或者他能以更优的方式提供这个核心价值。
- 用户迁移成本的消除:他让用户从你这边“叛逃”到他那边的过程变得极其简单,毫无痛苦。
所以,下次再焦虑时,别光盯着对手的动作。静下来,拿张纸,写下“用户到底为什么选择我?那个最根本、最不能被拿走的东西是什么?” 然后再看,对手的所作所为,是不是在用推土机挖你这个地基。
如果只是在你家院子里扔了几个鞭炮,听个响就行了,该干嘛干嘛。如果是在挖地基,那就别睡了,赶紧起来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