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著名的‘20%时间’政策是如何产生的?它催生了哪些成功的项目?

桂兰 李
桂兰 李
Founder of a successful e-commerce business, 8 years experience.

这个“20%时间”政策的来历和成果都挺有意思的,它不是某个高管一拍脑袋想出来的,更像是一种从公司早期就有的文化。

它是怎么来的?

你可以把这事儿想象成谷歌的两个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的一个“阳谋”。他们在创办公司的时候就想好了,要吸引全世界最聪明、最有创造力的一帮工程师。但问题是,怎么留住这些天才呢?如果每天都让他们按部就班地干活,他们很快就会觉得无聊,然后可能就辞职自己创业去了。

于是,他们借鉴了像3M公司(便利贴就是这么来的)等公司的做法,非正式地鼓励员工们,可以把每周工作时间的20%(也就是5天里的1天)拿出来,去做任何你个人感兴趣、但又和公司业务沾点边的项目。

说白了,就是公司允许你“带薪搞点小发明”。目的就是为了不限制这些聪明脑袋的想象力,看看他们自由发挥能搞出什么花样来。这与其说是一个硬性规定,不如说是一种信任和投资,赌的就是员工的创造力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它催生了哪些成功的项目?

这场“豪赌”的回报是惊人的,很多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谷歌产品,都诞生于这个政策。

  1. Gmail:这可能是“20%时间”最传奇的产物了。当时一位叫保罗·布赫海特的工程师,对市面上所有的电子邮箱都感到不满,觉得它们又慢、容量又小。于是,他利用自己的20%时间,开始着手开发一个搜索功能强大、速度飞快、容量巨大的内部邮箱系统。这个“副业”项目,最后就演变成了我们今天用的Gmail。

  2. Google News (谷歌新闻):这个产品的诞生源于“9·11”事件。一位名叫克里希纳·巴拉特的工程师,在事件发生后想从不同角度了解新闻,但他发现自己必须在无数个新闻网站之间来回切换,非常低效。于是,他利用20%的时间创建了一个可以自动抓取和聚合全球新闻源的平台,这就是谷歌新闻的雏形。

  3. AdSense:这个产品是谷歌的“印钞机”之一。它是一个能让大大小小的网站站长在自己网站上展示谷歌广告,并从中获得收入的系统。这个为谷歌带来巨额利润的业务,最初也是一个工程师在20%时间里为了解决“如何让小网站也能轻松投放广告”这个问题而启动的项目。

  4. Google Maps Street View (谷歌地图街景):虽然谷歌地图本身是基于一次收购,但其中最酷的功能之一“街景”,则是一个典型的20%项目。当时有工程师突发奇想,想把摄像机绑在车上,把全世界的街道都拍下来,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云逛街”。这个看似疯狂的想法,最终变成了现实。

总而言之,“20%时间”政策的精髓在于,它相信“无心插柳柳成荫”。它给了员工极大的自主权和信任,允许他们去探索、去试错。虽然如今很多人说这个政策在谷歌内部已经不像以前那么盛行了,但它所代表的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文化,已经深深地影响了整个科技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