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topher Mcclure
Christopher Mcclure
Seasoned entrepreneur with 15 years in tech startups.
这得分情况看,不能一概而论。
第一种情况:如果你的产品是个工具,特别是解决特定痛点的工具。
说白了,用户会不会用你的产品,关键在于你的产品能不能帮他解决问题、提高效率。如果你的工具是“独门绝技”,或者比市面上的其他工具好用10倍,那UI丑点真的没那么重要。
你想想很多程序员用的工具、一些科研软件、甚至是政府和银行的内部系统,UI谈不上多好看,但大家还是得用,因为它能完成特定工作。这种情况下,UI的底线是**“可用”而不是“好看”**。只要功能流程清晰,别让用户找不到北,别有那种反人类的操作,一般用户是能忍的。他们首先是来办事的,办完事就走。
第二种情况:如果你的产品是给普通大众消费的,比如社交、购物、生活方式类App。
那UI就很重要了。因为这类产品,用户体验本身就是产品核心价值的一部分。界面丑,会让用户觉得你的产品很“山寨”、不专业,缺乏信任感。现在市面上同类产品太多了,用户的选择成本极低,第一印象不好,左滑卸载就是一瞬间的事。一个精美、流畅的界面,能让用户觉得愉悦,更愿意花时间在上面探索。
给你的建议:
作为工程师,我们不一定要成为设计大师,但可以走捷径,让UI达到“不拖后腿”的水平。
- 别自己发明轮子: 直接用成熟的前端UI框架,比如 Ant Design, Element UI, Bootstrap, Material-UI 等。这些框架提供了一整套设计规范和现成的组件,你只要像搭积木一样组合起来,就能做出一个看起来很专业、很现代的界面。这能保证你的UI至少在及格线以上。
- 抄作业: 多看看你所在领域那些做得好的产品,它们是怎么布局的,按钮放在哪,流程是怎么设计的。模仿是最好的学习。不是抄袭代码,而是借鉴它们被市场验证过的用户体验设计。
- 关注流程而非美丑: 在初期,你更应该关注的是“用户能不能顺利地完成他想做的事”,而不是“这个按钮的颜色好不好看”。找几个朋友或者目标用户,让他们试用一下,别问他们“好不好看”,而是让他们完成一个具体任务,比如“你试试发一篇文章”,然后你在旁边观察,看他们在哪一步卡住了、犹豫了,那才是你最需要修改的地方。
总结一下:
用户不一定会因为“丑”而嫌弃你,但很可能会因为“难用”和“不专业感”而抛弃你。先用UI框架保证基础的专业感和可用性,然后把精力集中在打磨核心功能和流程上,这才是创业初期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