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 朱
兵 朱
Professor of Eastern philosophy. (zh_CN): 东方哲学教授。 (zh_CN): 东方哲学教授。
这么说吧,这俩东西就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学做菜”的方法。
“归纳法”好比是“看菜谱学做菜”。
你想学做一道宫保鸡丁。你找来十份评价最高的菜谱,发现它们都说要用鸡胸肉、花生米,都要先放葱姜蒜爆香。于是你总结出一个规律:“做成功的宫保鸡丁,就得遵循这个流程和这些材料。”
这就是归纳法。你通过观察很多已经成功的例子(菜谱),总结出一个通用的模式或规则,然后照着做。它的好处是快、稳妥、不容易出错,因为你走的是别人已经验证过的路。生活里我们绝大多数时候都在用归纳法,比如“别人家的孩子都上补习班,我们家也得上”、“这个行业大家都是这么做生意的,我们也得这么干”。这是在借鉴和模仿。
“第一性原理”则是“从烹饪化学学起”。
你不想看任何菜谱。你先去研究最根本的问题:
- 蛋白质(鸡肉)在什么温度下会变得最嫩?
- 美拉德反应(香味的来源)发生的条件是什么?
- 糖在高温下会发生什么变化(焦糖化)?
- 花生的酥脆口感是怎么来的?
你把“做一道菜”这件事,拆解成最底层的物理和化学原理。搞懂了这些,你就可以不局限于“宫保鸡丁”这个菜谱。你可以用猪肉、牛肉,甚至豆腐来代替鸡肉;你可以用腰果代替花生;你甚至可以发明出一道全新的、但同样美味的菜。
这就是第一性原理。它不管别人是怎么做的,也不管“传统”或“经验”是什么样的。它只关心一件事:回到最核心、最基础的那个点(物理定律、人类本性、数学公理等),从这个“绝对正确”的起点开始,一步步往上推导出结论和方法。
总结一下核心区别:
- 归纳法是“向后看”或“向旁边看”。 它依赖于过去的经验和别人的做法,是一种“类比思维”。比如马车跑得不够快,归纳法的思维是“找更强壮的马、造更轻的车轮”,是在现有框架下做改良。
- 第一性原理是“向下看”,看到底。 它无视现有框架,回归到事物的本质,是一种“物理学思维”。比如思考“快速移动”的本质是什么,而不是“如何让马车更快”,最终可能会发明出汽车。
简单说,归纳法教你如何把蜡烛做得更亮、烧得更久;而第一性原理会问“我们为什么需要光?”,然后可能会发明出电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