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判中,如何运用第一性原理把握本质?

Cheryl Jones
Cheryl Jones
Philosophy student, exploring first principles in ethics.

好问题,这个概念听起来很玄乎,但说白了其实特别朴素。我试着用大白话给你解释一下。

咱们平时谈判,大部分人都是在“比喻”或“模仿”。

比如,你想涨薪,你会想:

  • “我们部门去年的老王就涨了15%,我也得要这个数。”(这是和别人比)
  • “市场上我这个岗位平均薪资是XX万,所以公司得给我这个价。”(这是参考市场价)
  • “我去年也提了涨薪,老板给了8%,今年怎么也得比去年高吧。”(这是和你自己的过去比)

你看,这些想法的依据,都是已经存在的东西,是“别人这样,所以我也这样”。这就像抄作业,别人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在谈判桌上,这就变成了双方在“立场”上的拉锯战:“我要15%”,“我只能给8%”。大家都在一个固定的框架里吵,很容易陷入僵局。

而“第一性原理”就是让你干脆把这些“参考答案”全扔了,像个好奇的小孩一样,问最根本的问题。

运用到谈判里,就三个步骤:

第一步:拆解你自己的需求,找到你的“根本目的”。

谈判前,你先别想“我要涨薪15%”这个具体数字。你先问自己一堆“为什么”:

  • 我为什么要涨薪?—— 因为生活成本高了,想过得舒服点。
  • 除了钱,我还有别的想要的吗?—— 我还想要被认可,我去年那个项目干得那么累,得有点表示吧。
  • 如果钱给不到位,有没有别的能让我满意?—— 给我个“高级经理”的头衔?或者多给一周带薪假?或者允许我每周在家工作两天?

你看,这么一拆,你的需求就不再是“15%”这一个干巴巴的数字了。你的“第一性原理”或者说“根本目的”是:1. 改善生活质量;2. 获得成就感和认可。

钱,只是满足这些目的的其中一个手段,而不是唯一的手段。

第二步:猜测对方的“根本目的”和“根本限制”。

你的老板或HR为什么可能不同意你的要求?也别光想“公司就是抠门”。用第一性原理去猜:

  • 他为什么会拒绝?—— 可能是公司整体预算有限,不是针对我。
  • 他有什么难处?—— 可能是怕给我涨了,别的同事会闹,破坏团队公平性。
  • 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他想留住我这个能干活的员工,同时又不能打破规定,还得控制成本。

你看,对方的根本目的不是“不想给你钱”,而是“在规则和成本范围内,留住有价值的员工”。

第三步:从双方的“根本目的”出发,重新创造一个解决方案。

现在,你把双方的根本目的放在桌上:

  • 你的目的: 改善生活 + 获得认可
  • 对方的目的: 控制成本 + 维持公平 + 留住你

好了,现在别聊“15%”和“8%”了。你们可以开始聊一些全新的可能性:

  • “老板,我理解公司的预算有压力。你看,薪资涨幅我们定在8%可以,但去年那个项目的辛苦,能不能给我发一笔一次性的项目奖金?这样既不会影响薪酬结构,也体现了对我的认可。”
  • “或者,薪资涨8%,但您看能不能把我的职级提一级?这对我未来的发展很重要,也是一种认可。”
  • “如果薪资和职级都暂时不好动,那能不能让我每周有两天远程办公?这样我能省下通勤的时间和金钱,也相当于改善了生活质量。”

发现了吗?一旦你跳出“我要A,你只给B”的死循环,从双方最底层的需求出发,就能创造出很多原本不存在的选项C、D、E。这些新选项,既能满足你的根本需求,也尊重了对方的根本限制。

总结一下:

在谈判中用第一性原理,就是别一上来就抱着一个“立场”去和人吵。而是先把自己和对方都打回原形,搞清楚大家内心深处到底想要什么,害怕什么。然后像搭积木一样,用这些最基本的“需求”和“限制”,共同搭建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新方案。

这让你从一个“讨价还价者”,变成一个“解决问题者”。格局一下就打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