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们试试用“第一性原理”这个工具,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剥开“为什么要学习”这个问题,看看最里面到底是什么。
所谓第一性原理,说白了就是不听别人怎么说,也别管“自古以来”的规矩,而是直奔问题的本质,从最基础、最不会错的公理开始往上推导。
好,我们开始。
第一层:我们是谁?我们活在哪?
- 最根本的公理1: 你,是一个生命体。所有生命体的底层驱动力都是“生存和发展”。你想活下去,而且想活得更好,对吧?这是最最底层的代码,改不了的。
- 最根本的公理2: 你活在一个复杂、动态、有规律的世界里。这个世界既有物理规律(比如苹果会往下掉),也有社会规律(比如你需要和人合作)。
把这两个公理放在一起,结论就出来了:一个生命体,为了在复杂的世界里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理解这个世界,并学会如何与它互动。
你看,到这里,“学习”的影子已经出现了。它就是“理解世界并学会互动”的那个过程。
第二层:怎么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你不是一棵植物,只能被动地接受阳光雨露。你是一个人,有大脑,可以主动做出选择。而你的选择质量,直接决定了你的生存质量。
- 想一下,你饿了,面前有一堆浆果。你该怎么选?是随便抓一个吃,还是先分辨哪个有毒,哪个没毒?这个“分辨”的过程,就是基于你对“浆果”这个事物的知识模型。
- 你毕业了,想找份工作。你是随便投简历,还是先分析行业趋势、公司状况和自身优势?这个“分析”的过程,就是基于你对“就业市场”这个系统的知识模型。
发现了吗?学习的本质,其实是在构建和优化你脑中的“世界模型”。
这个模型越精确、越丰富,你对未来的预测就越准,你做出的选择就越优,你获得好结果的概率就越大。反之,如果你的模型是错的、简陋的,你就相当于在一个模糊、扭曲的地图上开车,迷路和碰壁是大概率事件。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学习不是为了别人,它是在给你自己的大脑“升级系统”、“更新地图”,让你能更清晰地看世界,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第三-层:学习给了我们什么终极的东西?
我们再往深挖一层。升级系统、更新地图,最终会带来什么?
答案是:自由。
这不是空话。思考一下:
- 一个不懂理财知识的人,他的钱只有“存银行”和“花了它”两个选项。而一个懂理财的人,他拥有了股票、基金、债券等等无数个选项。他的选择空间,也就是财务自由度,大大增加了。
- 一个只懂母语的人,他能交流和获取信息的范围被限制在本国。而一个多懂一门外语的人,他打开了另一个数亿人口的文化、思想和机会的窗口。他的信息自由度和空间自由度增加了。
- 一个没学过编程的人,看到软件不爽只能忍着。一个学过编程的人,可以自己动手写一个工具来解决问题。他获得了创造的自由。
所以,学习的终极意义,是增加你人生的选项,是赋予你定义自己生活、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 它让你从一个只能被动接受命运安排的“棋子”,变成一个越来越能看懂棋盘、甚至能影响棋局的“棋手”。
结论
所以,我们用第一性原理把“为什么要学习”这个问题拆解完,得出的结论是:
忘掉“为了考个好大学”、“为了找个好工作”、“为了让爸妈高兴”这些表面的、别人告诉你的理由。这些只是学习带来的众多副产品之一。
从最根本的层面看,学习是:
- 一种生存本能:为了让你这个生命体,能在一个复杂的世界里活得更好。
- 一个建模过程:为了在你脑中建立一个更准确的世界模型,从而做出更优的决策。
- 一条通往自由的路径:为了不断增加你人生的选项,让你拥有定义自己生活的能力。
它不是一个外界强加给你的任务,而是你作为一个智慧生命,内在的、根本的需求。就像你的身体需要食物来获取能量一样,你的大脑需要学习来获取“信息”和“模型”,从而更好地在这个世界上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