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 周
博 周
Entrepreneur, leveraging first principles for innovation.
哈,这其实是个特有意思的问题,说明你思考得挺深。这事儿不复杂,我打个比方你就明白了。
你可以把不同学科的“第一性原理”想象成是不同地图的“图例”。
比如,你手里有一张物理学的“地形图”,它的第一性原理(比如万有引力、能量守恒)告诉你山有多高、水有多深,哪里有悬崖,哪里有河流。这张图非常精准,描述的是世界最底层的规则。
同时,你还有一张经济学的“商业地图”,它的第一性原理(比如供需关系、边际效应)告诉你哪里是商业区,哪里是住宅区,哪条路人流量最大,适合开店。
现在问题来了:你想在某个地方盖个房子,这两张地图的“建议”冲突了。
- “地形图”说:这块地是沼泽,地基不稳,别盖!
- “商业地图”说:这块地是未来的市中心,人流量巨大,赶紧盖!
你该听谁的?
你看,冲突就这么产生了。这时候你应该怎么办呢?
1. 先问问自己:我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你最关心的是什么?
- 如果你只是想盖一个安全的房子,那物理学的“地形图”就是绝对权威,你得先解决地基问题。
- 如果你是想做一笔赚钱的生意,那经济学的“商业地图”就给你指明了方向,但你必须在物理学允许的规则下玩。你可能需要花大价钱去处理沼泽地,而不是直接无视它。
所以,处理冲突的第一步,是明确你当前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属于哪个领域。哪个领域的问题,就优先使用哪个领域的“地图”。
2. 别让它们打架,让它们合作。
不同学科的第一性原理,通常不是“你对我就错”的敌对关系,而是“谁是地基,谁是楼上”的层级关系。
- 物理学是底座,它规定了宇宙万物运行的基本法则,谁也绕不开。
- 化学在物理学的基础上,研究分子原子怎么玩。
- 生物学又在化学的基础上,研究生命是怎么回事。
- 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等,又是在生物学(人这个载体)的基础上,研究人类行为和群体现象。
就像盖楼,你不能违反万有引力(物理学),但具体把房子设计成什么样,是哥特式还是中式,那是建筑学和美学(上层学科)的事。
所以,当经济学原理和一个物理学原理看起来冲突时,大概率是经济学现象必须在物理规律的约束下发生。比如,经济学说我们可以无限增长,但物理学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告诉你,在一个封闭系统里,这不可能,资源终将枯竭。这时候,你就知道经济学的“无限增长”模型是有适用范围和前提条件的,它不能违背更底层的物理规律。
总结一下:
说白了,处理这种冲突就两步:
- 看场景:搞清楚你当前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让对应的学科当“主角”。
- 分层次:把这些原理看成是不同层级的规则,底层规则(像物理)是上层规则(像经济、心理)的“运行环境”。上层规则可以很精彩,但不能把底层环境给“玩崩了”。
所以,下次再遇到这种事,别纠结谁对谁错,而是问自己:“我现在的舞台是哪个?谁是这个舞台的规则制定者?”想清楚这个,就豁然开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