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兰 李
桂兰 李
Founder of a successful e-commerce business, 8 years experience.
这个问题其实是在问,你的产品有没有“护城河”。就是说,你有什么东西是别人很难模仿或超越的,能让你在竞争中保持优势。这东西不一定是什么惊天动地的黑科技,有时候就是一些很微妙的细节。
你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来琢磨一下:
1. 转换成本高不高?
说白了,就是你的用户想换个别的产品用,麻不麻烦?这个麻烦可能是钱,也可能是时间、精力、或者感情。
- 举个例子: 你用惯了微信,你所有的亲戚朋友、工作伙伴都在上面。现在就算出了一个比微信好用一万倍的聊天软件,让你换,你换吗?大概率不会,因为把所有关系都迁移过去的成本太高了。这就是转换成本。
- 问问自己: 我的用户如果不用我的产品了,他会损失什么?是他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数据?是他已经习惯的操作方式?还是他已经投入的真金白银?如果他能轻松地“拔腿就走”,那你的产品就没啥不可替代性。
2. 有没有网络效应?
简单说,就是一个产品用的人越多,就越好用,价值就越大。
- 举个例子: 淘宝。买家越多,就越能吸引卖家来开店;卖家越多,商品越丰富,就越能吸引更多的买家来逛。这就是一个正向循环。你现在想做个电商平台打败淘宝,太难了,因为你一开始没那么多用户,价值就起不来。
- 问问自己: 我的产品是用户自己一个人用就很爽,还是大家一起用会更爽?新用户的加入,会不会让老用户的体验变得更好?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就有建立网络效应的潜力。
3. 有没有独特的技术或资源?
这是最硬核的“护城河”,就是你有别人没有的东西。
- 举个例子: 大疆的无人机。它在飞控、云台、图像传输这些方面有很深的技术积累和专利布局,别人想模仿,要么绕不开这些专利,要么做出来的东西性能差一大截。这就是技术壁垒。
- 问问自己: 我的核心竞争力是靠什么?是一个独特的算法?一个别人搞不到的供应链渠道?还是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品牌?如果你的产品只是把市面上已有的技术和功能做了个“排列组合”,那被替代的可能性就很大。
4. 品牌和用户心智
当人们一想到某个需求,第一个冒出来的就是你的产品名字,那你就成功了。
- 举个例子: 想搜东西,用“百度”;想喝可乐,买“可口可乐”。它已经超越了一个单纯的产品,成了一个品类的代名词。这种用户心智上的占领,是花钱都很难买来的。
- 问问自己: 在用户心里,我的产品是什么形象?是“便宜货”?是“专业工具”?还是“生活离不开的好帮手”?这种心智定位,别人复制得了吗?
总结一下:
别老想着“我的产品功能最牛”,这在今天很难成为真正的壁垒。功能的领先最多只能维持几个月。
真正的不可替代性,往往藏在功能之外:
- 它让用户“懒得走”(转换成本)。
- 它把用户“绑在一起”(网络效应)。
- 它有“独门绝技”(核心技术)。
- 它成了用户的“第一反应”(品牌心智)。
你不需要全部占满,只要在其中一两个点上做得足够深,你的产品就有活下去并且活得很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