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ta B.Eng.
Christa B.Eng.
Young tech entrepreneur, recently launched an AI-powered SaaS.
哥们,这问题问到点子上了。能不能坚持,答案是:很难,但如果你换个思路,就能。
别把周报当成一个“任务”,一个给老板的交代。你要是这么想,绝对坚持不下去,因为这是个纯消耗你精力的事,没人喜欢被监督。
你得把周报当成一个“工具”,一个给你自己用的工具。
我是个快10年的程序员了,也带过小团队创过业,跟你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1. 改变心态:周报不是“汇报”,是“复盘”
- 给老板看的是结果:他只想知道你这周干了啥,有没有摸鱼,进度到哪了。
- 给自己看的是过程:这周我卡在哪个bug上了?为什么卡了这么久?哦,原来是底层逻辑没想通。这个新功能,我预估3天,结果干了5天,是哪里评估失误了?下周怎么改进?这周和产品经理沟通,哪个点反复拉扯,浪费了时间?
你看,这么一想,周报就不是流水账了,是你自己的成长记录和避坑指南。对于创业者来说,这更是你每周调整方向的“航海日志”。
2. 降低成本:别指望周五下午一次性写完
人脑不是硬盘,周五下午你根本想不起来周一上午干了啥。我保证你想破头也写不全。
正确姿势是:每天花5分钟记录,周五花15分钟整理。
- 每天下班前:打开一个记事本(txt就行)、备忘录、Notion、或者任何你顺手的东西,就写三行字:
- 今天干了啥?(比如:完成了用户登录接口的开发和测试)
- 遇到了啥问题?(比如:JWT的刷新机制有点不顺,查了资料)
- 有啥想法?(比如:感觉这个项目目前的数据库设计,后期会有性能瓶颈)
- 周五下午:把你每天记的这些“素材”复制粘贴出来,稍微整理一下语言,变成一篇结构化的周报。这不比你凭空回忆轻松一百倍?
3. 找个模板:让大脑做选择题,而不是问答题
每次都从零开始想“我该写啥呢”,太累了。固定一个简单的模板,无脑往里填就行。比如:
- 本周工作成果:完成了A、B、C三件事,分别带来了什么效果(比如A让页面加载速度提升了10%)。
- 遇到的问题与思考:遇到了D问题,我是怎么解决的,或者我尝试了但没解决,需要帮助。从中我学到了E。
- 下周工作计划:打算做F和G,预估需要多少时间。
对于IT工程师来说,最好加上“本周技术亮点/学习心得”,哪怕只是学到了一个Vim的快捷键,或者一个SQL优化的技巧,记下来,这就是你的积累。
总结一下:
别把写周报当成一个意志力挑战。人都是懒的,用意志力对抗天性,必输。
你要做的,是把它变成一个对自己有好处、不费劲、有固定流程的习惯。就像你每天习惯性地刷牙一样,不是为了给谁检查,就是为了自己舒服。
坚持下去,半年后再回头看你写的这些周报,你会发现一条清晰的个人成长路径,你会感谢现在这个坚持记录的自己。